與已建立技術相比,破壞子宮內膜的新技術(子宮內膜消融術)是否更有效和安全?

文獻回顧問題

這篇綜述比較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可用於破壞子宮內膜(子宮壁)治療停經前婦女大量經期出血(經血過多)的有效性、安全性、可接受性和併發症發生率。

背景

藥物治療和子宮切除術(切除子宮的手術)曾經是重度月經出血的主要治療選擇。兩者仍然是有效和安全的選擇,但是新療法著眼於去除出血的子宮壁(子宮內膜)。這些過程包括切除子宮內膜(切除)或用來自激光,電子儀器或其他設備的熱能(熱量)破壞子宮內膜(消融)。這些治療可以停止或減少月經出血。

研究特性

本综述確定了28項隨機對照試驗,其中包括4287名婦女 。大多數婦女知道她們正在接受哪種治療,這可能影響了她們對月經失血和滿意度的判斷。研究質量的其他方面因試驗而異。此文獻回顧之證據更新至2018年5月。28項試驗中有19項承認他們從製藥業和設備製造商那裡獲得了資金,設備供應或技術援助。

主要發現

中度到極低質量的證據表明,第一代和第二代方法在治療HMB方面同樣有效。較新的(第二代)治療方法在液體超負荷率,子宮頸裂傷和子宮腔積血方面更安全,子宮破裂率也相似。與第一代方法相比,更新的方法(第二代消融)速度更快,並且更可能在局部(而非全身)麻醉下進行。兩組中大多數婦女對手術結果感到滿意。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哪種第二代方法優於其他方法,有關第三代方法的資訊也無法進行比較。

證據的品質

證據質量介於低至中等。很少有研究是盲法的,數據有限,一些結局存在高度異質性,從而導致證據質量下降。

翻譯紀錄: 

翻譯者: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 崔龙 黃志超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