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囊腫性纖維化病人清除呼吸道黏液的自主引流呼吸技術

研究背景

肺部囊腫性纖維化,會在呼吸道內產生很濃的黏液,這可能會造成感染和發炎,而導致肺部損傷。物理治療可以幫助清除呼吸道黏液,目前有許多方法,包括呼吸技巧、徒手治療 (manual techniques) 和使用機器設備 (mechanical devices)。自主引流是一種非常好控制的呼吸技術,透過不同的呼氣深度和速度,將黏液向上排到到呼吸道,進而引發自主的咳嗽。病人可以在没有他人的幫助下完成自主引流,但需經過一定的訓練、專注力和努力。我們研究了利用自主引流對囊腫性纖維化病人的肺功能測量與生活品質之影響,以了解使用自主引流與其他現有的物理治療相比,是否能更有效 (或無效) 的清理肺部。

搜尋日期

證據更新至:2021 年 7 月 6 日。

研究特性

我們搜尋了至少兩次有關自主引流與其他有助於清除肺部黏液的呼吸技巧與設備進行比較之研究,總共納入了 8 項研究,包含 212 名年紀介於 7 歲至 63 歲患有囊腫性纖維化的病人。受試者會被隨機分配進行一種或另一種物理治療,參與研究的人數從 4 人到 75 人不等,疾病的嚴重度也各不相同,這些研究總共持續了 4 天到 2 年。

主要结果

在短期或長期的研究中,我們沒有發現任何明確的證據顯示自主引流在肺功能或生活品質方面勝過其他方法,這個結論也能套用於我們其他的結果指標,例如住院、額外的抗生素治療、活動耐受度和血氧飽和度。但在一項研究中顯示,與姿位引流和叩診相比,病人更傾向選擇自主引流。同時,這篇文獻回顧的作者想比較運動對呼吸道自主引流清除的效果,儘管囊腫性纖維化病人經常使用運動作為替代方法,但並沒有發現進行此種比較的研究。

研究證據的確定性

總體而言,研究證據的確定性被認為是低或非常低的,主要原因為每項研究的參加者較少、研究結果以及所使用的研究設計不明確的關係。在一項被歸類為有高篇差 (bias) 的研究中,研究結果並不完整,而且參加者不得不在研究過程中改變物理治療方法,此外,有許多人因未能遵守姿位引流和叩診而退出。 另一方面,在 8 項研究中,有 6 項的研究人員不知道每個受試者是利用哪種技巧進行研究 (雙盲),這種作法會提高證據的品質並減少相關的研究偏差。

翻譯紀錄: 

翻譯者:葉子源 TZU-YUAN YEH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職稱:護理師 (Registered Nurse) / 研究生 (Master Student)〕【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