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综述问题。与常规通气相比,选择性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是否可以减少因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而接受机械通气的早产儿的肺损伤和其他与早产和辅助通气相关的并发症?
研究背景因肺部未发育成熟而导致的呼吸衰竭是早产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对呼吸衰竭新生儿使用间歇正压通气(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PPV)可以挽救生命,但其使用与肺损伤和慢性肺病有关。实验研究表明,一种称为高频振荡通气的新通气方式可以减少肺部损伤。
研究特征。19项研究符合我们的纳入标准,涉及4096名婴儿。
研究结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对接受正压通气的肺部疾病早产儿常规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来代替常规通气。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对肺部进行人工通气的方法,理论上可以减少对肺部的损伤,从而降低慢性肺病的发病率。对来自19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的所进行的综述表明,尽管可以看到对肺部的轻微保护作用,但这种中等获益在不同研究之间高度可变,应该与可能产生的伤害进行权衡。
有证据表明,与CV相比,使用选择性HFOV会略微降低CLD风险,但由于不同试验之间这种效果的不一致,证据被削弱了。可能有许多因素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既与干预本身有关,也与患者个人有关。此外,急性漏气风险的增加可能会抵消这种获益。一些研究观察到对短期神经系统结局的不利影响,但这些影响总体而言并不显著。大多数报告长期结局的试验均未发现任何差异。
因肺部未成熟导致的呼吸衰竭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对呼吸衰竭新生儿使用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PPV)可以挽救生命,但其使用与肺损伤和慢性肺病有关。实验研究表明,一种称为高频振荡通气的新通气方式可以减少肺部损伤。
本综述的目的是确定与常规通气(conventional ventilation, CV)相比,选择性使用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HFOV)对因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接受机械通气的早产儿慢性肺病(chronic lung disease, CLD)发病率、死亡率和与早产及辅助通气相关的其他并发症的影响。
检索了牛津围产期试验数据库(Oxford Database of Perinatal Trials)、MEDLINE、EMBASE、先前的综述(包括交叉引用)、摘要、会议和研讨会论文集;以及专家信息提供者和Cochrane合作组织的期刊手动检索(以英文为主)。检索于2009年1月更新,并于2014年11月再次更新。
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主要由RDS引起的肺功能障碍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婴儿的HFOV和CV,这些婴儿需要辅助通气。随机化和开始治疗需要在CV开始后尽快进行(通常在出生后的12小时内)。
每项试验的方法学质量由综述作者独立评价。标准效应指标是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 RR)和风险差(risk difference, RD)。根据1/RD来计算产生一个结局所需获益的数量(number needed to benefit, NNTB)。对于所有效果测量,均使用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s)。为了解释亚组分析,我们计算了亚组差异的P值以及亚组间异质性的I 2 统计量。使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当异质性超过50%时,还报告了随机效应模型RR。
共纳入19项符合条件的研究,涉及4096名婴儿。比较HFOV与CV的meta分析表明,没有证据表明HFOV对28至30日龄或近似年龄的死亡率有影响。这些结果在各项研究和亚组分析中都是一致的。使用HFOV可显著降低足月等胎龄的幸存者发生CLD的风险,但即使meta分析仅限于使用HFOV的高肺容量策略的研究,各研究的效果也不一致。采用HFOV策略的亚组分析表明,在采用更严格的肺容量补充策略(以极低的吸入氧(FiO 2 )为目标)的试验中,以及采用不太严格的肺容量补充策略(以略高或未指定的目标FiO 2 为目标)的试验中,都出现了相似的效果。年龄随机分组、是否常规使用表面活性剂、高频呼吸机类型(振荡器与流量中断器)、高频呼吸机吸气与呼气(I:E)比率(1:1与1:2)和CV策略(是否保护肺)进行的亚组分析无法充分解释异质性。肺气漏(定义为大量气漏或肺间质气肿)在HFOV组中更频繁地发生,而早产儿严重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显著降低。
尽管在一些研究中发现严重程度颅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风险增加,但总体meta分析显示HFOV和CV之间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仅在未采用HFOV高容量策略的两项试验的亚组中发现了HFOV的短期神经系统发病率。尽管最近的一项试验显示,脑瘫和智力发育不良的风险显著降低,但大多数试验并未发现长期神经发育结局存在显著差异。
译者:李章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20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尹珩(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4年10月4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