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在年轻人中很常见,会导致各种负面结果,例如学习成绩不佳、应对同伴和家庭关系困难、药物使用增加以及企图自杀和自杀。本系统综述包含19项试验(共有3353名受试者),测试了新型抗抑郁药(这些是自三环类抗抑郁药开发以来开发和使用的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其中包括众所周知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该药物主要对称为血清素的大脑化学物质产生影响,以及目前正在使用的其他几种新型抗抑郁药,其目的是针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以及血清素,并包括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去抑制剂(NDDI)和四环抗抑郁药(TeCA),用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根据14项试验(总共2490名受试者),有证据表明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评分低于接受安慰剂的患者,但这种差异的程度很小。根据17项试验(总共3229名受试者),有证据表明,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出现自杀相关结局的风险增加(64%)。在报告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的发生率更高。没有证据表明与安慰剂相比,一种特定类型的新型抗抑郁药比其他抗抑郁药作用更大。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药物有效性的结果对年轻人的日常功能有多大意义。患有其他疾病(例如焦虑症、物质使用障碍或品行障碍)以及抑郁症,或具有自杀风险的儿童和青少年通常被排除在试验之外。然而,这些年轻人在接受临床服务的人群中更具代表性,因此无法预测他们对抗抑郁药的反应。通常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准确判断试验的质量。由于这些限制,很难回答有关抗抑郁药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问题。临床医生需要向儿童和青少年及其家人提供准确信息,使其了解新型抗抑郁药物作为抑郁症治疗选择的益处和风险的不确定性。如果使用药物的决定得到其同意,那么根据指南建议,氟西汀可能是首选药物,如果使用,应特别密切地评价和监测患者自杀风险。
鉴于纳入试验在内部和外部有效性方面的方法学局限性,在解释结果时应谨慎。此外,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的大小和临床意义尚不确定。然而,考虑到未经治疗的抑郁症在患者自杀和对其功能的影响方面的风险,如果作出同意使用药物的决定,那么根据指南建议,氟西汀可能是首选药物。临床医生需要记住,有证据表明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出现自杀相关结局的风险增加。
抑郁症在年轻人中很常见,并且会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新型抗抑郁药,特别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经常被使用,但其对儿童和青少年有效性的证据尚不清楚。此外,由于对自杀想法及行为增加的风险的担忧,有人警告称反对在此类群中使用该药物。
确定新型抗抑郁药与安慰剂相比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后果,包括明确的自杀行为和自杀想法。
对于本系统综述的更新,我们检索了截至2011年10月的Cochrane抑郁、焦虑和神经官能症组专业注册库(Cochrane Depression, Anxiety and Neurosis Review Group's Specialised Register,CCDANCTR)。CCDANCTR包括来自以下书目数据库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CENTRAL( 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所有年份)、EMBASE(1974-)、MEDLINE(1950-)和PsycINFO(1967-)。我们检索了临床试验注册库和制药公司网站。2011年1月至8月,我们检查了纳入试验的参考文献列表和其他系统综述,并致函主要研究人员和纳入试验的制药公司。
在6至18岁被诊断患有抑郁症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比较新型抗抑郁药与安慰剂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交叉试验和整群试验。在本次更新中,我们修改了选取标准以纳入新型抗抑郁药,而不仅仅是SSRI。
两到三位综述作者选取了试验,评价了它们的质量,并提取了试验和结局资料。我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我们使用风险比(RR)来总结二分结局,使用平均差(MD)来总结连续性测量值。
包含3335名受试者的19项对比新型抗抑郁药与安慰剂的一系列试验被纳入。这些试验排除了自杀风险高的年轻人和许多并发症,受试者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可能比临床实践中看到的要少。我们认为这些试验均不具有低偏倚风险,关于偏倚风险、高试验退出率和有关测量工具的问题以及结局的临床有用性的许多方面的信息有限,这些问题在不同试验中通常有不同的定义。总体而言,有证据表明,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评分较低,反应/缓解率较高。然而,这些影响的规模很小,在从17到113的范围内,抑郁症状减少了3.51(14项试验;N=2490;MD=-3.51;95%置信区间(CI)[-4.55, -2.47])。对于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缓解率从380/1000增加到了448/1000。有证据表明,与安慰剂相比,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出现自杀相关结局的风险有所增加(58%)(17项试验;N=3229;RR=1.58;95%CI [1.02, 2.45])。这相当于在一个中位基线风险为25/1000至40/1000的组中风险增加。在报告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的发生率更高。没有证据表明干预效果的程度(与安慰剂相比)会因个别药物类别而改变。
译者:李智(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翻译硕士),审校:李迅(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1年12月17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