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统综述的目的是什么?
本Cochrane系统综述的目的为比较腕管手术后用于伤口缝合的可吸收性缝线和非吸收性缝线。我们收集并分析了关于这个问题的信息,发现了五项相关的研究。
关键信息
我们不知道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手术后,是可吸收性缝线更适合伤口缝合,还是非吸收性缝线更适合。我们所发现的研究仅提供了极低质量证据,因此无法得出结论。
只有一项研究报告了术后手部功能和瘢痕满意度的数据,没有一项研究提供关于副作用的数据。我们没有足够高质量的证据来帮助选择CTS手术后所使用的缝合线然而,可吸收性缝线不需要拆除,因此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本系统综述研究了什么?
CTS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能会影响一只手或双手,常伴随比如拇指和手指的刺痛、麻木和无力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正中神经手从臂穿过手腕进入手掌时受到压力而引起的。神经在腕部穿过一个由腕骨和厚厚的组织组成的通道。如果该通道由于某种原因过小,则对神经的压力就会导致手部在使用时出现问题,以及CTS的其他症状。
CTS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用夹板固定和类固醇注射)以及手术治疗。CTS手术是最常见的非紧急手部手术。这种小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在开放式腕管手术中,切口足够大,以便外科医生能够直接看到腕管。在内窥镜辅助腕管手术中,外科医生在手腕上做两个小切口,一个用于手术器械的进入,另一个用于小型相机。通常,缝合皮肤需要用到缝合线,缝合线要么被身体自然吸收(可吸收性),要么必须拆除(非吸收性)。可吸收性缝线很方便,但是有些人认为它们可能会加重瘢痕和炎症。非吸收性缝线被认为会引起更少的炎症反应和更小的瘢痕,但是缝线的拆除会为患者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更高的成本以及不便。
我们想评价证据质量以了解这两种缝合线在用于CTS手术时是否存在差异。
本系统综述的主要结果是什么?
通过彻底的检索,我们发现了五项比较这些缝合线的研究(总共涉及255名受试者)。所有的研究在设计或者实施方式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四项研究的受试者接受了开放式腕管手术,一项研究的受试者接受了内窥镜辅助腕管手术。
由于有助于我们分析的证据质量极低,尚不确定可吸收性缝线和非吸收性缝线在术后10天或6周的疼痛情况、手部功能、瘢痕满意度或伤口炎症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这些研究并未报告副作用情况。
本系统综述的时效性如何?
本系统综述作者检索了截至2017年10月30日发表的研究。
因为证据质量极低,在腕管减压手术后,尚不确定可吸收性缝线与非吸收性缝线相比,是否能带来更好、更差或同等的结局。使用可吸收性缝线无需拆线,这能够为患者和医疗保健提供者节省可观的费用。我们需要进行严格的、非劣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经济分析,以了解缝合线类型的选择。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腕管减压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减压后,可以使用可吸收性缝线或者非吸收性缝线来缝合手掌皮肤。迄今为止,关于理想缝合材料的证据存在矛盾,这也是促成本系统综述的根本原因。
评价成人选择性腕管减压手术后用于皮肤缝合的可吸收性缝线和非吸收性缝线在术后疼痛、手部功能、瘢痕满意度、伤口炎症和不良事件方面的影响。
我们于2017年10月30日检索了以下数据库:Cochrane神经肌肉疾病组专业注册库(Cochrane Neuromuscular Specialised Register)、CENTRAL、MEDLINE和Embase。我们还在2017年10月30日检索了两个临床试验注册库。
我们纳入了所有比较了在任何形式的成人腕管减压手术后用于皮肤缝合的可吸收性缝线和非吸收性缝线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
所分析的单位是手而不是人。我们对直接比较进行了meta分析,以生成关于疼痛评分(如伤口炎症)的具有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的标准化平均差(standardised mean differences, SMD)以及二分类结局具有95%CI的风险比(risk ratios, RR)。主要结局为术后疼痛。次要结局包括手部功能、瘢痕满意度、瘢痕炎症和不良事件(并发症)。我们使用GRADE评价主要结局的证据质量。
我们纳入了五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255名受试者)。这些试验都是在欧洲进行的(英国、爱尔兰共和国、丹麦和荷兰)。引用的数据显示,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48到53岁之间。试验评价了术后1到12周的结局。
根据开放式腕管减压手术(open carpal tunnel decompression, OCTD)10天后可吸收性缝线和非吸收性缝线的术后疼痛评分的meta分析,得出SMD为0.03(95%CI [-0.43, 0.48]; 3项研究,受试者数量 (N)=137; I2=43%);SMD表明差异很小或者没有差异,但由于证据质量极低,其不确定性很高。在内窥镜辅助腕管减压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decompression, ECTD)后10天,使用可吸收性缝线和非吸收性缝线的术后疼痛评分的SMD为-0.81(95%CI [-1.36, -0.25]; 1项研究; N=54);尽管SMD数据表明所产生的影响较大,极低质量证据意味着研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只有OCTD的研究提供了受试者6周时的疼痛数据,此时SMD为0.06(95%CI [-0.72, 0.84]; 4项研究; N=175; I2=84%),这表明几乎不存在或不存在证据表明差异,但是证据的不确定性也很高(极低质量证据)。OCTD后使用可吸收性缝线和非吸收性缝线在伤口炎症方面的RR为2.28(95%CI [0.24, 21.91]; N=95; I2=90%),在ECTD后其RR为0.93(95%CI [0.06, 14.09]; 1项研究; N=54)。由于证据质量极低,所以关于伤口炎症的影响的任何差异都具有不确定性。有一项研究报告了术后手部功能的情况,但并未发现缝合线类型在两周内存在差异的证据(均差MD=-0.10, 95%CI [-0.53, 0.33], N=36),在6周和12周的研究发现类似。只有ECTD试验报告了瘢痕满意度的数据,在可吸收性缝线组中,28人中有25人报告其使用结果“很好”,而使用非吸收性缝线的26人中只有18人报告瘢痕满意(RR=1.29, 95%CI [0.97, 1.72], N=54)。这些发现也非常不确定,因为我们认为其证据质量极低。所有的研究在大多数领域都存在高偏倚风险。没有试验报告不良事件。
译者:牛秀岚(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李智(北京中医药大学翻译硕士)。2022年8月14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