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認知行為療法是否與其他心理社會療法一樣有效

背景

患有嚴重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的人可能會在其思維過程中遭受嚴重干擾,這可能導致妄想(並非基於現實的信仰)和幻覺(看到和聽到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東西)。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標準治療是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但這些藥物本身並不總是成功的,因此建議精神分裂症病人進行其他治療,例如心理社會療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CBT))。CBT旨在幫助人們重新評估他們對症狀的看法。此過程被認為有助於減少痛苦,並且可以幫助病人改變行為。它經常被用於幫助患有焦慮症和憂鬱症的人。但是,CBT價格昂貴,並且證實其治療有效性,尤其是對精神分裂症者的治療有效性的證據尚不清楚。

文獻搜索

Cochrane精神分裂症的信息專家搜索了他們的專門試驗登記冊,搜尋截至2017年3月,這些試驗分配給精神分裂症病人接受CBT或其他類型的心理社會治療。這些搜索找到4117條記錄。綜述作者檢查並篩選了這些記錄。

主要研究結果

三十六項隨機對照試驗,總共納入354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這些研究的證據品質非常低。對於一些重要的結果,例如復發、再次住院、精神狀態、死亡、社交功能、生活質量,CBT與其他心理社會治療相比並沒有發現實質的差異。提早退出研究的參與者人數被用來當作衡量治療滿意度的間接指標。與CBT組相比,被分配到其他心理社會治療組的人更多提早退出研究。結果不足以得出明確的結論。

結論

與其他心理社會療法相比,對於精神分裂症病人而言,CBT的有效性尚無確切的結論,除非有進一步的優質試驗結果。

翻譯紀錄: 

翻譯者:張庭禎
服務單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職稱:學生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