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此篇文獻回顧很重要?
全球超過十分之一以上的兒童和青少年都有長期身體狀況,如氣喘、糖尿病和癌症。這些孩子們更容易出現心理狀況,包括焦慮或憂鬱。即早治療這些問題可以防止孩子們在朋友關係、家庭生活、在學和未來之間的心理健康遇到困難。由於服務的負荷量有限,要接受傳統的實體面對面治療可能很困難。隨著科技進步,透過電腦和手機的療程也得以實現。E 化健康措施(以數位的方式呈現,從使用簡易文字的計劃到多媒體和互動式計劃、認真的遊戲、虛擬現實和生理回饋計劃)可能有助於治療兒童及青少年的焦慮和憂鬱。
可能對這項文獻感到有興趣的對象是誰?
父母、兒童及青少年、心理醫護人員、服務專員以及照顧患有長期身體況狀兒童的專業人員會對此文獻感興趣。
本文獻旨在回答哪些問題?
本文獻的目的在於回答下列問題:1)在減少患有長期身體狀況的兒童和青少年的焦慮和憂鬱症狀方面,E 化健康介入措施是否比一系列選定的其他療法或處於等候名單的狀況更好? 2)這些兒童或青少年是否真的可以接受 E 化健康介入的治療?
本文獻包含了哪些研究?
我們探索了相關數據,以查找關於 E 化健康措施治療長期患有身體況狀兒童及青少年焦慮和憂鬱的所有隨機對照試驗、群體隨機試驗和交叉試驗,他們的發表時間介於 1970 年至 2017 年 8 月期間。檢驗必需是以隨機試驗的形式,並納入不管是患有焦慮或憂鬱的任何症状,或是有正式被診斷的兒童及青少年。本文獻中涵蓋 5 項試驗,共涉及 463 名青年。
本文獻的證據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本文獻纳入了 5 項研究,其中共 3 種是關於 E 化健康介入措施(Breathe Easier Online,Web-MAP 和多重模式認知行為療法(CBT)),受試者年齡在 10-18 歲。儘管其中一些干預措施是使用者可以接受的,但在減輕焦慮或憂鬱症狀方面,沒有一種干預措施明顯比選定的其他療法或處於等待名單更好。證據的品質非常低,意味著 E 化健康措施的效果仍是個未知數,特別是針對 10 歲以下之兒童。本文獻的研究者將此項試驗的風險評估為高或不確定。
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應該進一步研究及發展,制定更有效益的 E 化健康措施,以助於治療長期患有身體況狀兒童及青少年的焦慮和憂鬱。
翻譯者:黃煒翔 (文藻外語大學)【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ebm@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