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综述问题
我们评价了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IUI)对比宫颈内人工授精(intracervical insemination, ICI)在接受供精治疗女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
系统综述背景
供精治疗的一线治疗包括IUI(将精子置于女性子宫内以促进受精)和ICI(使用小型无针注射器或宫颈帽将精子插入阴道以完成授精)。IUI和ICI均可在自然周期或卵巢刺激后进行。
可以通过注射用促性腺激素或片剂用克罗米芬实现卵巢刺激。卵巢刺激的风险之一是多胎妊娠。因此,IUI和ICI的前几个周期通常不进行卵巢刺激。
重要的是要在女性月经周期的特定时间(尽可能接近排卵期)进行IUI和ICI。目前有各种确定自然周期内IUI和ICI最佳时机的技术,如保留基础体温图、检查宫颈黏液评分、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黄体生成素(luteinising hormone, LH)水平或超声监测。
我们对比了IUI和ICI,以及每种技术的不同类型。
研究特征
我们纳入了六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708位女性。两项研究对比了自然周期中的IUI和ICI。两项研究对比了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中的IUI和ICI。两项研究对比了进行IUI和ICI的时间。证据截至2017年12月。
主要研究结果
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IUI和ICI在自然周期或促性腺激素周期的活产率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由于关于自然周期的小型研究中只有一例活产,我们无法进行任何有价值的组间对比。促性腺激素周期的证据表明,若假设ICI后的活产率为30%,则IUI后的活产率为24%至80%。未报告关于自然周期IUI和ICI的多胎妊娠。在促性腺激素刺激的周期中,IUI的多胎妊娠率高于ICI。证据表明,如果假设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中ICI后的多胎妊娠率为10%,则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中IUI后的多胎妊娠率为10%至46%。
我们的结论是,由于目前的证据十分有限,无法为在自然周期或卵巢刺激下,选择供精治疗的IUI或ICI提供建议。
证据质量
经过GRADE评价,我们发现所有结局的证据质量都极低。主要局限性是由于研究方法报告不良导致的偏倚风险,以及由于研究数量有限和研究规模小导致的严重不精确性。
在接受供精治疗的女性中,没有足够的证据确定在自然周期或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中,IUI和ICI的活产率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进行IUI或ICI的时间对活产率的影响。极低质量资料表明,在促性腺激素周期中,IUI可能比ICI有更高的临床妊娠率,但也有更高的多胎妊娠率风险。我们的结论是,由于目前的证据十分有限,不足以表明在自然周期或卵巢刺激下,应优先选择供精治疗的IUI还是ICI。
供精治疗的一线治疗包括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IUI)和宫颈内人工授精(intracervical insemination, ICI)。
对比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与宫颈内人工授精(ICI)在接受供精治疗女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们于2016年10月检索了Cochrane妇科和生育组试验注册库(Cochrane Gynaecology and Fertility Group Trials Register)、CENTRAL、MEDLINE、Embase、PsycINFO和CINAHL,检查了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并联系了研究作者和该领域的专家以获其他相关研究。我们于2017年12月15日检索了PubMed、Google Scholar、灰色文献和五个试验注册库。
我们纳入了在自然周期或卵巢刺激中对比IUI与ICI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以及对比IUI和ICI的不同联合干预措施的RCTs。若存在交叉前的资料,交叉研究也被纳入其中。
我们采用了Cochrane推荐的标准方法学程序。我们收集了主要结局(活产率和多胎妊娠率),以及次要结局(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取消率)的资料。
我们纳入了六项关于供精治疗中ICI和IUI的RCTs(涉及708位女性)。两项研究对比了自然周期中的IUI和ICI,两项研究对比了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中的IUI和ICI,还有两项研究对比了进行IUI和ICI的时间。证据质量极低;主要局限性是由于研究方法报告不良导致的偏倚风险,以及严重的不精确性。
IUI与ICI在自然周期中的对比
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IUI和ICI在自然周期的活产率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比值比(odds ratio, OR)=3.2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0.12, 87.13];1项RCT,26位女性;极低质量证据)。该研究中仅存在一例活产(IUI组)。IUI可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OR=6.18, 95% CI [1.91, 20.03];2项RCTs,76位女性;I²=48%;极低质量证据)。
该研究未发生多胎妊娠或流产。
IUI与ICI在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中的对比
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IUI和ICI在促性腺激素周期的活产率是否存在明显差异(OR=2.55, 95% CI [0.72, 8.96];1项RCT,43位女性;极低质量证据)。这表明,如果假设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中ICI后的活产率为30%,则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中IUI后的活产率为24%至80%。与ICI相比,IUI可能会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OR=2.83, 95% CI [1.38, 5.78];2项RCTs,131位女性;I²=0%;极低质量证据)。与ICI相比,IUI可能会导致更高的多胎妊娠率(OR=2.77, 95% CI [1.00, 7.69];2项RCTs,131位女性;I²=0%;极低质量证据)。这表明,如果假设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中ICI后的多胎妊娠率为10%,则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中IUI后的多胎妊娠率为10%至46%。
我们发现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组间在促性腺激素周期的流产率是否存在明显差异(OR=1.97, 95% CI [0.43, 9.04];2项RCTs,共67例妊娠;I²=50%;极低质量证据)。
进行IUI与ICI的时间对比
我们未发现报告活产率的研究。
我们发现,在血液黄体生成素(luteinising hormone, LH)水平升高后1天进行IUI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在血液LH水平升高后2天进行IUI的临床妊娠率(OR=2.00, 95% CI [1.14, 3.53];1项RCT,351位女性;低质量证据)。我们发现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在尿LH水平升高后进行ICI与在基础温度加宫颈黏液评分升高后进行ICI在临床妊娠率上是否存在明显差异(OR=1.31, 95% CI [0.42, 4.11];1项RCT,56位女性;极低质量证据)。
这些研究均未报告多胎妊娠率和流产率的结局。
译者:刘郁恒(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21级翻译专业),审校:李智(北京中医药大学翻译硕士)。2022年9月23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