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正畸治疗涉及使用固定或可移动矫治器来矫正牙齿的位置。固定矫治器的成功部分取决于将金属附着物(托槽和带)粘在牙齿上,这样它们就不会在治疗过程中脱落。牙托(金属方块)通常固定在臼齿以外的牙齿上,臼齿上更常用的是牙箍(环绕每颗牙齿的金属环)。正畸管(允许金属丝通过的不锈钢管)通常是焊接到牙箍上的,但它们也可以直接粘在臼齿上。牙托、牙箍和粘接臼齿管的失效减慢了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的进度。
研究特征
本综述的证据是与Cochrane口腔健康组(Cochrane Oral Health)联合开展更新的,更新日期为2017年2月15日。我们纳入了两项研究,评价了190名受试者。这两项试验都是在英国进行的,都比较了粘合臼齿管和臼齿牙箍。
主要研究结果
从两项低偏倚风险研究的有限资料来看,与臼齿牙箍相比,粘合臼齿管的故障率更高。
从本综述中纳入的两个设计良好且低偏倚风险的试验中可以看出,使用化学固化或光固化胶粘剂粘合的臼齿管的失败率明显高于使用玻璃离聚物水门粘合剂粘合的臼齿管的失败率。有1项试验表明,与光固化胶粘剂粘合的臼齿管相比,用玻璃离聚物水门汀粘合剂粘合的臼齿牙箍出现更少的脱钙现象。然而,鉴于这一结局的资料有限,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正畸治疗涉及使用固定或可移动的矫治器(牙套)来矫正牙齿的位置。固定矫治器的成功部分取决于将金属附着物(托槽和牙箍)粘在牙齿上,以便让它们在治疗过程中不会脱落。牙托(金属方块)通常固定在臼齿以外的牙齿上,臼齿上更常用的是牙箍(环绕每颗牙齿的金属环)。正畸管(允许金属丝通过的不锈钢管)通常是焊接到牙箍上的,但它们也可以直接粘在臼齿上。牙托、牙箍和粘接臼齿管的失效会减慢使用固定矫治器的治疗进度。在临床时间、材料和对患者的学业/工作损失的时间方面,它也可能是昂贵的。本综述是对2011年首次发表的Cochrane系统综述的更新。并于2017年2月15日进行了新的全面检索,但没有发现新的研究。在这个新版本中,我们只更新了检索方法的部分。Cochrane综述的结论保持不变。
在固定矫治器治疗过程中,从以下方面评价用于附着粘接臼齿管的粘接剂的有效性,以及用于附着粘结臼齿管的粘合剂与用于附着牙箍的粘合剂的相对有效性:(1)在治疗过程中管子(或牙箍)脱落的频率;(2)它们是否能保护粘接(或被箍住)牙齿不被腐蚀。
检索了以下电子数据库:Cochrane口腔健康试验注册库(Cochrane Oral Health's Trials Register)(截至2017年2月15日)、Cochrane图书馆(于2017年2月15日检索)中的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2017年第一期)、MEDLINE Ovid(1946年至2017年2月15日)和Embase Ovid(1980年至2017年2月15日)。我们检索了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 ClinicalTrials.gov )和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 所正在进行的试验。在检索电子数据库时,我们未对出版物的语言或出版日期进行任何限制。
对使用牙箍臼齿管、粘合到第一或第二恒臼齿的全牙弓固定正畸矫治器的受试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纳入了将用于粘合臼齿管(不锈钢或钛)的任何类型的粘合剂与任何其他粘合剂进行比较的试验。
纳入试验还包括以下情况:
(1)在牙弓的一侧粘接一根管与一颗臼齿,在同一牙弓的另一侧粘接一根牙箍与同一齿型进行粘接;
(2)一组患者将臼齿管分配给一种牙型,另一组患者将臼齿牙箍分配给同一种牙型。
论文的选择、合格性的决定和资料的提取都是独立进行的,且一式两份,不会对作者、使用的粘合剂或获得的结果进行盲法。通过讨论解决所有意见分歧。
两项低偏倚风险的试验(n=190)被纳入本综述,且其均提供了牙齿层面首次失败的资料。合并数据显示,臼齿牙箍组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风险率(hazard ratio, HR)=2.9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1.80, 4.72])。两项研究之间没有显示出统计学上显著的异质性。研究提供了患者层面的首次失败资料,并显示出有利于臼齿牙箍组的统计学差异(风险比(risk ratio, RR)=2.30;95% CI [1.56, 3.41])(臼齿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57%;臼齿牙箍不良事件发生风险=25%)。
有1项试验提供的脱钙资料再次显示出有利于臼齿牙箍组的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未发现其他不良事件。
译者:方鹏(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尹珩(北京中医药大学20级英语(医学)),2024年1月3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