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与使用较少种类比较,用于预防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的早期复发

系统综述问题

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是否比使用少者更能预防卒中后的早期复发?

研究背景

中风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且复发风险高。大多数复发发生在中风后早期,需要有效的治疗预防。目前,指南建议在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后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然而,中风后早期使用一种以上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和益处尚未明确。

研究特征

我们比较了卒中后早期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与使用较少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证据更新至2020年7月16日。我们纳入了15项临床试验,共有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人群的17091名受试者。研究中最常见的抗血小板组合是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以及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主要结果

我们发现,与较少的抗血小板药物相比,多种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卒中复发的风险,但会增加出血风险。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早期卒中复发方面似乎比单一抗血小板药物更有效,但副作用风险增加(尤其是出血)。中风后一个月内,立即开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益处似乎超过了风险。

证据质量

总体来说,证据的质量从极低到中等不等。

作者结论: 

与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相比,多种抗血小板药物在减少卒中复发方面更有效,但会增加出血风险。在急性情况下开始并持续一个月的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以减少卒中复发的益处,似乎超过了其危害。需要在不同人群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建立全面的安全性概况和长期结果,并明确治疗持续时间。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中风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抗血小板药物被认为是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石,但尚未确定在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TIA) 后早期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对预后的改善作用。

研究目的: 

为了确定在缺血性卒中或TIA后72小时内,开始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与较少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卒中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分析探讨了不同药物组合的证据。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Cochrane卒中组试验注册库(最后一次检索时间为2020年7月6日)、Cochrane 对照试验中央登记册(CENTRAL)(第7期,2020年12月)(最后一次检索时间为2020年7月6日)、MEDLINE Ovid(1946年至2020年7月6日)、Embase(1980年至2020年7月6日)、ClinicalTrials.gov 和 WHO ICTRP。我们还检索了已识别研究和综述的参考文献列表,并使用科学引文索引参考文献检索,对纳入研究进行前向跟踪。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筛选了所有比较在卒中或 TIA 后72小时内,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与使用较少抗血小板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RCT)。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从符合条件的研究中,提取了卒中复发和血管性死亡的主要结局,以及心肌梗死的次要结局数据;中风、心肌梗死和血管性死亡的复合结局;颅内出血;颅外出血;缺血性中风;各种原因的死亡;和出血性中风。我们计算了治疗效果的估计值,并对试验之间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我们以意向治疗为基础分析数据,并评估所有研究的偏倚。我们还使用GRADE方法评估了证据质量。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15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7091名受试者。与使用较少的抗血小板药物相比,多种抗血小板药物与卒中复发风险显着降低相关(5.78%对7.84%,风险比 (RR) 0.73,95% 置信区间 (CI) 0.66至0.82;P<0.001;中等质量证据),在血管死亡方面没有显着差异(0.60%对0.66%,RR 0.98,95% CI 0.66至1.45;P=0.94;中等质量证据)。多种抗血小板药物的颅内出血(0.42%对0.21%,RR 1.92,95% CI 1.05至3.50;P=0.03;低质量证据)和颅外出血(6.38%对2.81%,RR 2.25,95% CI 1.88至2.70;P<0.001;高质量证据)的风险更高。在双重与单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二次分析中,卒中复发的获益(5.73%对8.06%,RR 0.71,95% CI 0.62至0.80;P<0.001;中等质量证据)以及颅外出血风险(1.24%对0.40%,RR 3.08,95% CI 1.74至5.46;P<0.001;高质量证据)维持不变。卒中、心肌梗死和血管性死亡(6.37%对8.77%,RR 0.72,95% CI 0.64至0.82;P<0.001;中等质量证据)和缺血性卒中(6.30%对8.94%,RR 0.70,95% CI 0.61至0.81;P<0.001;高质量证据)的复合结局, 显着支持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而颅内出血的风险变化不显着(0.34%对0.21%,RR 1.53,95% CI 0.76至3.06;P=0.23;低质量证据)。

翻译笔记: 

译者:姜若文(西安市第五医院),审校:张晓雯(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2年5月2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