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或反驳氢吗啡酮对任何神经性疼痛都有效的说法。
研究背景
神经性疼痛是由神经受损导致的疼痛。它不同于从受损组织(例如,跌倒或割伤或关节炎膝盖)中通过健康神经传递的疼痛信息。神经病理性疼痛通常由用于治疗受损组织疼痛的不同药物即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止痛药进行治疗。有时用于治疗抑郁症或癫痫的药物对某些患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人可能非常有效。但有时阿片类止痛药被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
阿片类止痛药是像吗啡类的药物。吗啡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但是许多阿片类物质也是通过化学合成而不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氢吗啡酮是这些合成阿片类药物之一。它在许多国家可用作止痛药,可以口服或注射。
本综述是之前一篇综述 (氢吗啡酮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 的一部分更新,该综述于2013年被撤回,因为它需要更新和拆分,以便更具体地针对不同的疼痛状况。本综述只关注神经性疼痛。
研究特征
2015年11月,我们检索了使用氢吗啡酮治疗成人神经性疼痛的临床试验。我们发现一项小型研究调查了这一课题而且满足我们的研究要求。这项研究的设计很复杂。只有少数受试者患有神经性疼痛,只有94名受试者进入了与安慰剂的比较。没有报告重要的疼痛结局。
主要结果
该研究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氢吗啡酮和安慰剂相比有任何获益。在那些开始服用氢吗啡酮的人中,八分之一的人因为在试验第一部分时发生的副作用而停止服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便秘和恶心,这是阿片类药物通常会出现的副作用。
证据质量
由于研究设计、重要结局报告不佳以及受试者数量较少,我们将证据质量评为极低。极低质量证据意味着我们对结果非常不确定。
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氢吗啡酮对任何神经性疼痛有任何功效的建议。
阿片类药物,包括氢吗啡酮,通常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并且被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是有效的。大多数综述都是把所有的阿片类药物一起评价。本综述专门寻求关于任何剂量和任何给药途径的氢吗啡酮的证据。其他阿片类药物在另外的综述中评价。
本综述是之前一篇综述 (氢吗啡酮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 的一部分更新,该综述于2013年被撤回,因为它需要更新和拆分,以便更具体地针对不同的疼痛状况。本综述只关注神经性疼痛。
评价氢吗啡酮对成人慢性神经性疼痛的镇痛功效,以及在临床试验中与其使用相关的不良事件。
我们通过CRSO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MEDLINE via Ovid;EMBASE(从成立到2015年11月17日),所获论文和综述的参考文献列表,以及两个在线研究注册中心。
我们纳入了持续两周或更长时间的随机、双盲试验,将氢吗啡酮(任何剂量、任何给药途径或任何制剂)与安慰剂或另一种积极治疗慢性神经性疼痛的药物进行比较。
两名系统综述作者独立检索研究、提取关于疗效和不良事件的资料,并评价了研究质量。我们没有进行任何合并分析。我们使用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对证据质量进行评价。
检索发现了与四项研究相关的七篇出版物。我们排除了三项研究。四篇出版物报告的对一项研究进行的事后(二次)分析评价了氢吗啡酮在神经性疼痛中的功效,它满足我们的纳入标准,被纳入综述。这项纳入的单项研究采用了丰富的入组、随机退出设计,有94名受试者成功从口服吗啡转换为口服氢吗啡酮缓释剂(约占入组者的60%)。然后,这些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继续服用氢吗啡酮12周,或逐渐减少氢吗啡酮剂量至安慰剂。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总体上良好,但我们认为不完整结局资料方面的偏倚风险不明确,并且研究样本量方面的偏倚风险较高。
由于我们只确定了一项研究可供纳入,因此我们无法进行任何分析。纳入的研究没有报告任何我们预先指定的主要结局,这些结局与疼痛达到中等或显著缓解的受试者数量有关。它报告了在随机戒断阶段,安慰剂的平均疼痛强度比继续使用氢吗啡酮的平均疼痛强度增幅略大。它还报告了因随机退出阶段缺乏疗效而退出试验的受试者人数,这可能是显示疗效的一个指标。然而,除了使用丰富的入组、随机退出研究设计外,退出(约50%的受试者)的归咎方法也是非常规的选择;证据质量极低,不足以对疗效做出判断。大约一半的氢吗啡酮受试者出现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便秘和恶心。安慰剂组经历不良事件的患者比例类似,最常见的是阿片类药物戒断综合征(证据质量极低)。大多数不良事件的强度为轻度或中度。尽管受试者对阿片类药物具有耐受性(证据质量极低),但八分之一的受试者在转换和滴定阶段服用氢吗啡酮时退出了。
我们将证据的质量降级为极低,因为只有一项研究,受试者很少,它没有报告临床上有用的疗效结局,而且是一项事后分析。
译者:张楠婷(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审校:尹珩(北京中医药大学20级英语(医学)),2024年4月30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