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综述问题

与单独的内科治疗相比,血管内治疗加内科治疗对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者有益吗?

研究背景

椎动脉是供养大脑后部的血管。这种血管变窄(椎动脉狭窄)是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每个椎动脉狭窄患者都会有症状。内科治疗(主要包括危险因素控制和药物治疗)、手术和血管内治疗(以动脉内球囊扩张动脉,如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有无插入小网状管(支架))是椎动脉狭窄导致症状(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产生时的主要治疗途径。然而,尚未确立对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者的最佳管理。我们综述了比较血管内治疗加内科治疗与单独内科治疗用于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研究。

检索日期

我们于2021年7月23日检索了各种临床试验数据电子数据库,以找到有助于我们回答科研问题的研究。

研究特征

我们纳入了3项试验,总共有349名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者。所有试验均在多个中心进行。2项试验将颅内或颅外椎动脉狭窄者随机分为血管内治疗加内科治疗或单独内科治疗。1项试验将仅有颅内椎动脉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血管内治疗加内科治疗或单独内科治疗。

关键结果

我们并未发现,接受血管内治疗和内科治疗者与只接受内科治疗者在死亡或卒中风险方面有任何显著差异。

证据质量

我们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为低至中等:我们的可信度不高,是因为人们知道谁在接受哪种治疗,还因为由于少数患者发生终点事件,以致某些结局置信区间宽。

作者结论: 

本Cochrane综述提供了低至中等质量的证据提示,接受ET加MT治疗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者与接受单独MT者在卒中、死亡或TIA方面的短期或长期风险均没有显著差异。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椎动脉狭窄(椎动脉变窄)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内科治疗(medical treatment, MT)如危险因素控制和药物治疗、手术及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 ET)是流行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治疗策略。ET包括有或无支架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球囊导管穿过皮肤)。然而,尚未确立对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者的最佳管理。

研究目的: 

评估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有或无支架)联合MT与单独MT相比在椎动脉狭窄所致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安全性及疗效。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Cochrane卒中小组(Cochrane Stroke Group)、MEDLINE、Embase、BIOSIS及其他2个科学网(Web of Science)索引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和万方数据,还有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 WHO ICTRP),截至2021年7月23日。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所有比较ET加MT并与单独MT治疗18岁或以上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我们纳入了所有类型的ET方式(如单独的血管成形术、球囊支架置入术,还有血管成形术及随后置入自扩张支架)。MT包括风险因素控制、抗血小板治疗、降脂治疗以及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管理。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名综述作者独立筛选了可能符合条件的研究,提取资料,并评估了试验质量和偏倚风险。 我们采用GRADE方法来评估证据质量。主要结局是随机后30天死亡或卒中(短期结局)和随机后30天至随访完成时的致命或非致死性卒中(长期结局)。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3项RCTs,有349名症状性椎动脉狭窄受试者,平均年龄64.4岁。纳入RCTs的总体偏倚风险为低。然而,所有纳入的研究均有高实行偏倚风险,因为ET施盲不可行。

ET加MT与单独MT之间在随机后30天死亡或卒中方面没有显著差异(风险比(risk ratio, RR)=2.33,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77, 7.07];3项研究,349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ET加MT与单独MT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见于随机后30天至随访完成时椎动脉狭窄治疗区域的致命或非致命性卒中方面(RR=0.51, 95%CI [0.26, 1.01];3项研究,349名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整个随访期间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方面(RR=0.77, 95%CI [0.44, 1.32];3项研究,349名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整个随访期间死亡方面(RR=0.78, 95%CI [0.37, 1.62];3项研究,349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以及整个随访期间的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TIA)方面 (RR=0.65, 95%CI [0.39, 1.06];2项研究,234名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

翻译笔记: 

译者:臧渝梨(Cochrane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审校:徐添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2年6月17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