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屬支架或內膜切除術治療頸動脈狹窄

回顧問題

探討對於頸動脈狹窄的病人,比較以金屬支架治療相對於手術切除狹窄處有何風險與好處?

研究背景

頸動脈狹窄,描述的是頸部主要傳送血液至大腦的血管變窄,此疾病可引起中風。標準治療是經由手術移除狹窄處,由外科醫師打開動脈並移除血管斑塊,稱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arotid endarterectomy)。替代治療為利用細導管通過皮膚,抵達血管狹窄處。在血管內部放置金屬支架,以防止其再次變窄。

研究性質

我們檢視了數篇研究的證據。這些研究針對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病人,以及有症狀的病人(例如中風、暫時性腦缺血或是眼睛疾病),比較採用頸動脈支架與傳統手術治療的好處與風險。研究過程必須符合隨機化,無論病人或是研究者都無法決定病人接受支架或手術治療。這樣的做法是為了使比較盡可能達到無偏差、公正。我們搜尋了截至2018年8月的研究。並且評估了被納入研究結果的品質。

結果與結論

本篇回顧納入了22篇研究,涉及9753名受試者。

對於已經出現頸動脈狹窄所產生的症狀的受試者,支架手術在手術過程中造成的中風或死亡比傳統手術多。此現象在70歲以上的族群更為明顯。在進行初步治療後,這兩種手術方法在長期預防中風或死亡同樣有效。

在從未發生過症狀的受試者中,支架手術和傳統手術在短期和長期都有相似的中風或死亡風險,然而此數據只有中等的必然性,且應更謹慎解釋統計結果。

證據品質

總體而言,此篇回顧具有高度證據品質。降低我們對於證據信心的主要因素,來自於針對無症狀病人比較兩種治療成效的研究結果。 對於這些無症狀病人,未來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對傳統手術相比支架的風險和好處有更堅定的結論。

翻譯紀錄: 

翻譯者:陳怡潔
服務單位:長庚大學醫學系
職稱:見習醫學生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