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問題
數位介入是否有助於 COPD 的病人改善他們的自我管理及健康狀況?數位介入是否能改變病人對於症狀管理的行為?
什麼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 是慢性且漸進式影響呼吸道和肺部。一般來說,長期接觸菸草煙霧中的有害化學物質會導致氣管發炎和肺部氣腔異常擴張,引發 COPD。由於 COPD 的性質異常多變,對病人個人的生活影響也相同。持續性咳嗽和呼吸困難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特徵性症狀,在疾病惡化(急性加重)時會加重,並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更加嚴重。疾病對病人的日常生活帶來更多困難,對生活品質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管理 COPD 疾病非常複雜和多變,病情也依輕重程度而有所不同。病人的自我管理,例如呼吸訓練、藥物治療合併供氧等,通常可以緩解症狀。
「數位介入」和「遠距醫療」是指使用技術,讓病人和醫療照顧人員之間可以溝通和傳送訊息,協助醫生遠端管理病人的疾病。這種介入可能包含(但不限於)醫生根據病人使用手機或平板紀錄症狀和肺功能情况,適時調整藥物治療。也可能包括遠端訓練病人學習自我管理技巧。數位介入提供 COPD 病人便利的醫療保健服務並讓其從中獲益。
我們為何進行這項文獻回顧?
我們想了解數位介入是否對 COPD 病人控制病情有所幫助,改善自我管理行為。此外,我們希望了解不同數位介入所包含的行為改變技術。
我們找到哪些證據?
大多數情況下,數位介入或多元組合方法並未改善步行距離,也未增強病人對自身疾病管理的信心。基於網路的介入措施可能使病人的生活品質在短期内有所改善,但無法確保是否可以長期持續。 長期採用數位介入可能可以改善呼吸困難症狀,但在發病時幾乎無效。由於資料有限,我們無法斷定數位介入是否能用於改善 COPD 病人的健康狀況或減少傷害。幾乎沒有證據顯示數位介入有不良副作用。 在此領域進行更多研究,可為數位介入的應用提供更可靠的結論,並深入了解人們對這些新興方法的行為反應。
翻譯者:許甄芸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所碩士班二年級)【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