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问题:本系统综述关注了用于治疗扑热息痛中毒患者的干预措施(治疗)的证据。我们主要评价了干预措施对死亡人数和肝移植需求的影响。
系统综述背景:扑热息痛是最常见容易过量服用的药物之一。扑热息痛的蓄意或意外中毒是肝损伤的常见原因。
检索日期:最新证据检索时间截至2017年1月。
研究特征:随机临床试验(受试者被随机分入两个或多个治疗组之一),受试者因有意或无意服用过量的扑热息痛而接受医疗护理,扑热息痛服用量、受试者年龄、性别或其他医疗状况不限。
有许多不同的干预措施可用于治疗扑热息痛中毒患者。这些干预措施包括减少摄入的扑热息痛吸收,从而减少其吸收到血液中的量。这些药剂包括活性炭(可与扑热息痛在胃中结合)、洗胃(洗胃以尽可能的去除胃中扑热息痛的量)或吐根水(一种口服催吐糖浆)。扑热息痛一旦被吸收到血液中,就会进入肝脏,并分解为无害物质。然而,少量的药物会转化为肝脏可以正常处理的有毒物质,但当大量服用扑热息痛时,肝脏就会不堪重负。因此,有毒产物会损害肝脏,导致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治疗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其他干预措施包括药物(解毒剂),这些药物可能会减少毒物的量(例如西咪替丁)或分解毒物(包括蛋氨酸、半胱胺、二巯丙醇或乙酰半胱氨酸)。最后,可以尝试使用特殊的血液清洁设备从血液中去除扑热息痛及其有毒产物。我们对所有这些处理方法进行了检索。
我们纳入了11项随机临床试验共涉及700名受试者。大多数这些试验关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主要结果:如果在服用扑热息痛后1到2小时内开始使用活性炭、洗胃和吐根水,可能会减少扑热息痛的吸收,但临床获益尚不清楚。如果患者能够服用的话,活性炭似乎是最佳选择。如果患者陷入昏睡则可能无法服用生物炭,而有些患者则可能不喜欢它的味道或质地(或两者兼而有之)。
在清除扑热息痛毒性产物的治疗中,乙酰半胱氨酸似乎可以降低扑热息痛中毒引起的肝损伤率。此外,它的副作用比其他一些解毒剂如二巯基丙醇和半胱胺少;它对蛋氨酸的优越性尚不清楚。应给予扑热息痛中毒后有肝损伤风险患者以乙酰半胱氨酸,风险由摄入的剂量、摄入时间和调查决定。
最近的临床试验关注了通过改变给药方式来减少静脉注射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副作用的方法。这些试验表明,通过使用较慢的输注和较低的乙酰半胱氨酸初始剂量,恶心(感到想吐)、呕吐和过敏(身体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皮疹)等副作用发生的比例可能会降低。
证据质量:关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干预措施的系统综述令人惊讶地发现,针对这种非常常见的情况,已发表的随机临床试验很少。此外,大多数试验的受试者很少,而且都存在高偏倚风险。因此,证据的质量应被评为低或极低。
这些结果突出表明,对扑热息痛摄入过量的不同干预措施及其给药途径进行比较的随机临床试验很少,现有证据的质量低或极低。一项试验的证据表明,活性炭似乎是减少扑热息痛吸收的最佳选择。应给予有中毒风险者包括出现肝功能衰竭的人以乙酰半胱氨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具有低偏倚风险和足够数量受试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定哪种方案产生的副作用最少且疗效最佳。目前世界范围内扑热息痛中毒的管理涉及静脉注射或口服乙酰半胱氨酸,这些方案主要基于观察性研究。这些观察性研究的结果表明,乙酰半胱氨酸治疗似乎可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需要从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随机临床试验中获得更多证据。
扑热息痛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非处方镇痛药。而人们通常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过量服用扑热息痛。在高收入国家,扑热息痛中毒是急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有多种干预措施可治疗扑热息痛中毒。这些干预措施包括抑制扑热息痛的胃肠道吸收(净化)、从血管系统中去除对乙酰氨基酚、使用解毒剂以防止代谢物的形成或解毒。
综述旨在评价无论何种原因摄入过量扑热息痛干预措施的获益和伤害。
我们检索了Cochrane肝胆病组的试验注册库(The Cochrane Hepato-Biliary Group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2017年1月)、CENTRAL(2016年第11期),MEDLINE(1946年至2017年1月),EMBASE(1974年至2017年1月)和科学引文索引(1900年至2017年1月)。我们还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检索了任何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试验(2017年1月)。我们评价了检索所获相关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和其他已发表的综述。
评价过量摄入扑热息痛干预措施获益和伤害的随机临床试验。干预措施可能是洗胃、吐根水、活性炭、各种体外治疗、解毒剂。这些干预措施可以与安慰剂、无干预措施或不同干预方案相互比较。
两位综述作者独立地从纳入的试验中提取资料。我们使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Peto比值比(odds ratios, OR)与95%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来分析系统综述结局。我们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来评价偏倚风险(即导致高估获益和低估伤害的系统性错误)。我们使用试验序贯分析法来控制随机误差的风险(即机遇),使用GRADE来评价证据的质量,并使用GRADE软件构建 “结果汇总”表。
我们确定了11项随机临床试验(其中一项乙酰半胱氨酸试验由于招募人数少而放弃了),评价了几种不同干预措施,共纳入受试者700人。所研究的各种干预措施包括净化、体外措施和解毒剂,以解毒扑热息痛的有毒代谢物;其中包括蛋氨酸、半胱胺、二巯基丙醇或乙酰半胱氨酸。其中没有关于抑制细胞色素P-450以降低毒性代谢物N-乙酰基-对苯醌亚胺活化的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
在11项试验中,只有2项试验产生两个共同的结局,因此,我们只能对这两项比较进行meta分析。其余的每项比较都只包括一项试验的结局资料,因此其结果是按照试验中的描述来展示的。所有试验分析都缺乏评价效力的把握度。并且,所有试验都存在高偏倚风险。所有的比较的证据质量介于低到极低。在一项涉及60名受试者的四臂随机临床试验中,对防止吸收的干预措施,如洗胃、吐根或活性炭,与安慰剂或无干预措施以及相互之间进行了比较,随机化程序不确定,因此证据质量极低。该试验提出了降低血浆对扑热息痛水平的结果。活性炭似乎可以减少扑热息痛的吸收,但临床获益尚不清楚。如果在摄入扑热息痛4小时内给予洗胃、吐根水或支持治疗,活性炭似乎具有最佳的风险效益比。洗胃和吐根水似乎没有区别,但二者似乎比不治疗更有效(极低质量证据)。一项16名受试者参与的试验比较了体外干预,包括木炭血液灌流与常规治疗(包括洗胃、静脉输液和新鲜冷冻血浆等支持性护理)。所去除扑热息痛的平均累积量为1.4g。血液灌流组的一名摄入了135g扑热息痛的受试者死亡。常规治疗组无死亡病例。因此,我们发现木炭血液灌流没有获益(极低质量证据)。与二巯基丙醇或半胱胺相比,乙酰半胱氨酸似乎优于安慰剂并且副作用更少。乙酰半胱氨酸对蛋氨酸的优越性尚未得到证实。一项小型试验(低质量证据)发现,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暴发性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Peto OR=0.29,95%CI [0.09, 0.94])。最近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了不同的乙酰半胱氨酸方案,主要结局是不良事件。目前尚不清楚哪种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方案疗效最好,因为大多数试验的把握度都不足以观察这一结局。一项试验显示,与传统的三袋20.25小时的方案相比,改良的12小时乙酰半胱氨酸方案(2小时乙酰半胱氨酸100毫克/公斤体重的负荷剂量)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低质量证据)。所有试验序贯分析均显示缺乏足够的把握度。大多数试验不包括儿童。因此,证据仅适用于成年人。
译者:张兴悦(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审校:王雪峰(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2023年3月8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