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与分离性障碍的治疗和社会干预

本系统综述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对于转换与分离性障碍患者的高效、有用的干预(治疗)方法。我们所采用的干预措施是非医学性的。取而代之,所关注的是疗法或社会干预。

研究背景

转换与分离性障碍是人们经历异常神经症状(与神经和神经系统有关)或意识、身份改变的状态。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医学情况无法解释这些临床体征;且通常伴随着心理(影响或产生于头脑中)压力源或创伤。这些症状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可能给正在经历此类症状的人们带来明显的日常生活功能方面的问题或困扰。

本系统综述旨在帮助这些患者以及与这些疾病相关的临床医生、政策制定者和卫生保健服务工作。

系统综述问题

采用心理社会干预(与社会因素及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相关)治疗转换与分离性障碍的证据是什么?

检索日期

我们在2019年7月16日至8月16日期间检索了医学数据库。

检索结果

我们阅读了3048篇文献摘要,找到了17项在状况、人群、干预措施以及研究类型等方面符合我们筛选标准的研究。

这17项研究共包含894位受试者,并且每项研究都相对较小。

更多的研究仍在进行中,我们未来将把它们纳入到本系统综述的更新中。

研究特征

这些研究在全球9个不同的国家进行,受试者的年龄分布为18岁到80岁,并且不论任何时间内被诊断为转换或分离性障碍。一些研究是在精神或神经科学机构中进行的。有些纳入的受试者是住院患者,有些则是门诊就诊的患者。

干预措施是所有的心理社会干预,也就是他们聚焦于心理或社会干预,比如疗法、催眠或是简单地教授受试者了解他们的疾病。干预的次数并不一致。

所有纳入的研究均将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探讨干预措施是否造成任何差异。对照组则接受了不同的心理社会干预、药物治疗或照护(即便不被纳入任何研究的正常情况下,他们应该接受的)。

我们探讨的主要结局是生理体征的减少。

主要研究结果

我们调查了从催眠到行为疗法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社会干预的效果。这些研究没有达到足够高的标准,以得出关于结果的结论性证据。

有3种干预措施在治疗结束时生理体征有所减少。

与等待治疗的人相比,催眠疗法减少了损伤的严重程度;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人相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行为疗法的住院病人减少了每周癫痫发作的次数和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仅心理疗法相比,先于心理疗法的动机性访谈(一种帮助人从犹疑不决的状态转变为积极状态的谈话疗法)减少了癫痫发作的频率。

证据质量

大多数纳入的研究存在方法学上的缺陷,且用于评估不同疗法效果的证据质量被评为低或极低。由于证据的低质量,我们无法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研究结论

Meta分析和单个研究所报告的结果表明,目前缺少关于心理社会干预治疗成人转换与分离性障碍效果的证据。因此,无法从纳入的研究中得出任何关于潜在有利和不利之处的结论。

然而,本系统综述表明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可能的。

作者结论: 

Meta分析和单个研究所报告的结果表明,目前缺少关于心理社会干预治疗成人转换与分离性障碍效果的证据。因此,无法从纳入的研究中得出任何关于潜在有利和不利之处的结论。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转换与分离性障碍是人们经历异常神经症状或意识、身份改变的状态。然而,症状和临床体征无法用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医学状况来解释。相反,此类疾病的发生往往存在心理压力源或创伤。这些症状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可能给正在经历此类症状的人们带来明显的日常生活功能方面的问题或困扰。

研究目的: 

为评估心理社会干预对治疗转换与分离性障碍的有利和不利效果。

检索策略: 

我们在2019年7月16日至8月16日期间进行了数据库检索。我们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Medline、Embase和其他8个数据库,并进行了文献核查、引文检索及联系研究作者以识别其他相关研究。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所有与标准护理、等待队列或其他干预方法(如药物、躯体或心理社会等)相比,采用心理社会干预方法治疗转换与分离性障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资料收集与分析: 

从识别到的研究中,我们进行了筛选、质量评估和资料提取等工作。由两位综述作者独立完成这些工作。我们使用了标准的Cochrane方法学流程。对于连续性数据,我们计算了均差(mean difference, MD)和标准化均差(standardised mean difference, SMD)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对于二分类结局,我们计算了风险比(risk ratio, RR)和95% CI。根据GRADE系统的偏倚风险、不精确性、间接性、不一致性和发表偏倚,我们进行了证据的评估和降级。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17项研究(16项采用平行组设计,1项采用交叉设计),共包含894位受试者,年龄分布在18岁到80岁之间(女性与男性比例为3:1)。

基于不同的干预和对照类型,我们分别进行了12组数据比较。我们将干预组和对照组一致的研究合并到一起进行比较。因为许多研究的分配隐藏不明确或不充分,可能导致潜在的偏倚风险,我们将证据质量进行了降级。由于不精确性、受试者较少和不一致性,证据质量被进一步降级。

对于生理体征的主要结局,共有12组比较。

住院矛盾意向疗法与门诊地西泮药物比较:与门诊地西泮药物相比,住院矛盾意向疗法在治疗结束时没有减少转换症状(RR=1.44, 95% CI [0.91, 2.28];1项研究,30位受试者;P=0.12;极低质量证据)。

住院治疗方案加催眠疗法与仅住院治疗方案比较:与仅住院治疗方案相比,住院治疗方案加催眠疗法在治疗结束时没有减少损伤的严重程度(MD=-0.49(负值代表更好),95% CI [-1.28, 0.30];1项研究,45位受试者;P=0.23;极低质量证据)。

门诊催眠疗法与等待队列比较:与等待队列相比,门诊催眠疗法在治疗结束时可能会减少损伤的严重程度(MD=2.10(值越高越好),95% CI [1.34, 2.86];1项研究,49位受试者;P<0.00001;低质量证据)。

行为疗法加常规临床护理与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与常规临床护理比较,行为疗法加常规临床护理在治疗结束时可能会减少每周癫痫发作的次数(MD=-21.40(负值代表更好),95% CI [-27.88, -14.92];1项研究,18位受试者;P<0.00001;极低质量证据)。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CBT)与标准医疗护理比较:与标准医疗护理相比,CBT在治疗结束时不会减少每月癫痫发作频率(RR=1.56, 95% CI [0.39, 6.19];1项研究,16位受试者;P=0.53;极低质量证据)。与标准医疗护理相比,CBT在治疗结束时不会减少生理体征(MD=-4.75(负值代表更好),95% CI [-18.73, 9.23];1项研究,61位受试者;P=0.51;低质量证据)。与标准医疗护理相比,CBT在治疗结束时不会降低无癫痫状态(RR=2.33, 95% CI [0.30, 17.88];1项试验,16位受试者;P=0.41;极低质量证据)。

心理教育随访项目与常规治疗比较(treatment as usual, TAU):无研究测量治疗结束时的生理体征减少情况。

基于专业CBT的物理疗法住院项目与等待队列比较:无研究测量治疗结束时的生理体征减少情况。

基于专业CBT的物理疗法门诊干预与常规治疗比较:无研究测量治疗结束时的生理体征减少情况。

简易心理疗法干预(心理动力学人际关系治疗方法)与标准护理比较:与标准护理相比,简易心理疗法干预在治疗结束时不会减少转换症状(RR=0.12, 95% CI [0.01, 2.00];1项研究,19位受试者;P=0.14;极低质量证据)。

CBT加辅助身体活动(adjunctive physical activity, APA)与仅CBT比较:与仅CBT相比,CBT加APA在治疗结束时不会减少整体身体影响(MD=5.60(负值代表更好),95% CI [-15.48, 26.68];1项研究,21位受试者;P=0.60;极低质量证据)。

催眠疗法与地西泮药物比较:与地西泮药物比较,催眠疗法在治疗结束时不会减少症状(RR=0.69, 95% CI [0.39, 1.24];1项研究,40位受试者;P=0.22;极低质量证据)。

门诊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MI)和基于正念的心理疗法与仅心理疗法比较:与仅心理疗法相比,先进行MI的心理疗法在治疗结束时可能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MD=41.40(负值代表更好),95% CI [4.92, 77.88];1项研究,54位受试者;P=0.03;极低质量证据)。

在17项研究中,有16项研究报告了次要结局的效果。没有研究报告不良反应的结果。在报告治疗结束时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研究中,其效果在很小到无之间波动。

翻译笔记: 

译者:牟焕玉(Cochrane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审校:李迅,徐添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2年8月17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