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凝法治疗肝转移癌

局部应用电凝(高频电流)能否破坏扩散到肝脏的癌症?

研究背景

当癌症在体内扩散时,最常见的部位之一是肝脏。除了肝癌(原发性,或原始肝癌),结直肠癌的肝转移(除原始癌症外,在身体其他部位形成的新癌症)是影响肝脏的最常见癌症。超过一半的癌症扩散到肝脏的人死于并发症。肝转移癌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治疗,通过透热法进行的电凝治疗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方法需要在癌症部位或附近放置一个特殊的电极。电极用于传输高频电流,从而产生高温。这导致组织内的蛋白质凝固或凝结,从而被破坏。通过剖腹手术(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锁孔手术)切入腹部来定位电极。

方法

我们检索随机临床试验来评价通过透热法进行的电凝疗法单独使用或结合另一种干预与不干预或任何其他治疗相比对任何部位的癌症扩散到肝脏的患者的效果。我们研究了电凝疗法对死亡风险、生活质量、不良事件(由干预措施引起的不必要的影响)、死亡时间、未能清除肝转移灶或肝转移灶复发、肝转移灶进展时间和肿瘤反应的影响。

研究特征

我们最后一次检索证据是在2020年10月6日。我们仅确定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该试验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四个干预组:单独电凝法(使用透热疗法);电凝法加二甲亚砜;电凝法加别嘌呤醇;与仅通过口服接受别嘌呤醇溶液的对照组对比。在手术切除乙状结肠(肠的最后一段)后的第五天开始治疗,对受试者进行了五年的随访。该试验纳入306名受试者,但仅收集了223名受试者的数据。

主要研究结果

根据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由于其偏倚风险高且受试者很少,我们发现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检测单独通过透热法的电凝法与别嘌呤醇溶液(对照)相比是否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死亡风险和术后死亡风险产生影响;与对照干预相比,电凝法结合别嘌呤醇或二甲基亚砜可能会略微降低死亡风险,但证据也不充分且不确定。电凝法结合别嘌呤醇或二甲基亚砜组与对照干预组在术后死亡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是非常不确定的。其他不良事件和并发症、肝转移复发、肝转移进展时间、肿瘤反应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数据要么缺乏,要么不足以分析。

证据质量

我们认为证据的质量为低至极低等级,因为试验没有正确执行,在获得的数据的可靠性方面存在很高的偏倚风险。该试验纳入的受试者相对较少,并且总体上描述的事件很少。报告的结果是不充分的,因为只有少数肝转移患者和他们的医生感兴趣的结局被报告。

电凝法不再以试验中描述的方式使用,因为它已被其他技术取代。这可能是缺乏进一步试验的一个原因。

作者结论: 

关于单独电凝法或与别嘌呤醇或二甲基亚砜结合电凝法对肝转移患者的有益和有害影响的证据不足,因为它是基于一项低至极低质量的随机临床试验。

单独电凝法与对照之间的全因死亡率和术后死亡率是否存在差异是非常不确定的。同样不确定的是,与别嘌呤醇的溶媒溶液(对照)相比,电凝法与别嘌呤醇或二甲基亚砜结合使用是否可能导致全因死亡率的轻微降低。电凝法结合别嘌呤醇或二甲基亚砜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死亡率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不确定。其他不良事件和并发症、未能清除肝转移灶或肝转移灶复发、肝转移灶进展时间、肿瘤反应措施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数据最为缺乏或没有充分的报告对此进行分析。

通过透热法进行的电凝法不再以所述方式使用,这可能是缺乏进一步试验的原因。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肝脏受两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的影响:原发性肝癌和来自结直肠癌的肝转移。肝脏仅次于淋巴结,是转移性疾病最常见的部位。超过一半的转移性肝病患者会死于转移性并发症。电凝法是一种在局部施加电极(针、刀片或球),通过高频电流产生高温而用于破坏肿瘤组织的方法。该方法的目标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在一次疗程中完全摧毁肿瘤。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凝法已被其他技术取代,但证据尚不清楚。

研究目的: 

为评价单独或与其他干预措施结合电凝法与不干预、其他消融方法或系统治疗对肝转移患者的有益和有害影响。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截至2020年10月的Cochrane肝胆病对照试验注册库(the Cochrane Hepato-Biliary Group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CENTRAL、MEDLINE Ovid、Embase Ovid、LILACS、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学会议记录引文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cience)、CINAHL、ClinicalTrials.gov、ICTRP和FDA。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认为所有随机试验不论原发肿瘤的位置如何均评价了单独电凝法或与其他干预措施结合与对照相比在肝转移患者中的有益和有害影响。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了Cochrane推荐的标准方法程序。我们使用预先定义的偏倚风险域来评价所纳入试验的偏倚风险,并使用GRADE证据分级将证据的质量纳入综述结果。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其中306名受试者(175名男性;131名女性)接受了乙状结肠切除术,并有5个或更多可见和可触及的肝脏转移灶。通过组织学评估(活检)和癌胚抗原(CEA)水平证实了判断。此试验是在伊拉克进行的。受试者的年龄范围在38~79岁之间。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四个不同的研究组。其中三组对肝转移灶进行了活检和治疗(仅一次)。75人只接受单独电凝法治疗,76人接受电凝法加别嘌呤醇治疗,78人接受电凝法加二甲基亚砜治疗。在第四个干预组中,77名作为对照组的受试者口服别嘌呤醇溶媒溶液一个月,每次5ml,每天4次;转移灶保持原样。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通过超声检查跟踪肝脏和肺部的状况。受试者被随访5年。

分析是基于方案数据,只分析了223名受试者。我们认为该试验存在高偏倚风险。排除“不可评估的患者”后,各组的基准特征似乎具有可比性。

在五年的随访中,电凝组因疾病扩散导致的死亡率为98%(57/58名可评估者);电凝法加别嘌呤醇组为87%(46/53名可评估者);电凝法加二甲基亚砜组为86%(49/57名可评估者);而对照组为100%(55/55名可评估者)。我们观察到单独电凝组与对照组的死亡率没有差异(RR=0.98, 95%CI [0.94, 1.03];113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我们观察到电凝法结合别嘌呤醇或二甲基亚砜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RR=0.87, 95%CI [0.80, 0.95];165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我们非常不确定单独电凝组与对照组之间(RR=1.03, 95%CI [0.07, 16.12];152名受试者;极低质量的证据)以及电凝法结合别嘌呤醇或二甲基亚砜组与对照组(RR=1.00,95%CI [0.09, 10.86];231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的术后死亡情况。

试验作者没有报告其他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的受试者数量、肝转移的复发、肝转移进展的时间、肿瘤反应措施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等数据。未提供对照组未能清除肝转移的数据。

没有关于资金或利益冲突的信息。

我们没有发现正在进行的试验。

翻译笔记: 

译者:薛莹,北京中医药大学;审校:李智(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翻译硕士)。2021年12月10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