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综述问题
雌激素广泛用于抑制排卵,主要作为避孕药。这是第一项旨在评价含雌激素的非避孕制剂(口服、贴剂、植入物和凝胶)在控制经前综合症 (premenstrual syndrome,PMS) 症状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综述。
系统综述背景
经前综合症以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症状为特征,这些症状不是由任何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而是发生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后半期),并在月经开始时消失。现在认为这种疾病是由于卵巢类固醇和神经递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致。临床诊断要求通过至少两个月经周期的前瞻性记录确认症状,并且这些症状对日常生活(例如工作、学校、社交活动、爱好、人际关系)造成实质性困扰或损害。
研究特征
本系统综述获得了524篇可能相关的文章。只有五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我们的纳入标准,这些试验在总共305名临床诊断为经前综合症的女性中比较了雌激素和安慰剂。
主要结果
我们发现极低质量的证据表明,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口服无拮抗雌激素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经前综合症的症状,甚至可能使其恶化。我们发现极低质量的证据支持连续雌激素(透皮贴剂或皮下植入物)加孕激素的有效性,其具有小到中等的效果。200µg和100µg连续雌激素剂量的比较在有效性方面尚无定论,但显示较低剂量不太可能引起副作用。由于所获的研究规模太小,无法提供明确的答案,因此安全性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没有一项纳入的试验报告了在2-8个月的特殊试验之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这表明雌激素剂量和给药方式的选择可以基于女性个体的偏好,并根据所选方案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进行修改。
证据质量
所有比较的证据的总体质量被评为极低,主要是由于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不精确(由于样本量小)和研究之间的差异。
我们发现极低质量的证据支持连续雌激素(透皮贴剂或皮下植入物)加孕激素的有效性,其具有小到中等的效应量。我们从一项基于11名女性的研究中发现的极低质量的证据表明黄体期口服无拮抗雌激素可能对控制经前综合症的症状无效并且可能有害。200µg和100µg连续雌激素剂量的比较在有效性方面尚无定论,但显示较低剂量不太可能引起副作用。由于所获的研究规模太小,无法提供明确的答案,因此安全性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没有一项纳入的试验报告了在2-8个月的特殊试验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这表明雌激素剂量和给药方式的选择可以基于女性个体的偏好,并根据所选方案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进行修改。
经前综合症 (Premenstrual syndrome,PMS)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心理和生理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易怒、抑郁、情绪波动、腹胀、乳房压痛和睡眠障碍。约有3%至10%的出现这些症状的女性也可能符合经前焦虑障碍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 的标准。经前综合症症状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复发,并在月经结束时减轻。经前综合症由排卵引起,可能是由于与神经递质功能障碍相关的卵巢类固醇相互作用引起。经前失调对女性、她们的家庭和她们的工作有着毁灭性的影响。
已针对经前综合症提出了几种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和手术干预。被认为最有效的治疗往往属于以下两类之一:抑制排卵或纠正推测的神经内分泌异常。
通过贴剂、凝胶或植入物的透皮雌二醇可有效阻止排卵和产生周期性症状的周期性荷尔蒙变化。这些制剂通常用于激素治疗,所含雌激素的剂量低于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为了保护子宫内膜,每个月需要缩短7天的孕激素疗程,但这些女性可能会重现经前综合征型症状。
确定含雌激素的非避孕制剂在经前综合症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6年3月14日,我们检索了以下数据库:Cochrane妇科和生育组( Cochrane Gynaecology and Fertility,CGF)专业注册库、Cochrane中心研究注册库(Central Register of Studies,CRSO、MEDLINE、Embase、PsycINFO、CINAHL、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meta对照试验注册库(meta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RCT)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ICTRP)检索门户。此外,我们检查了检索到的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
我们纳入了已发表和未发表的随机安慰剂或活性对照试验,试验研究含雌激素的非避孕制剂在经前综合症育龄妇女上的疗效,受试者至少在两个前瞻性周期被诊断为经前综合症且没有现精神疾病。
两名综述作者独立筛选研究,评价偏倚风险,提取经前症状和不良反应的资料并将资料输入Review Manager 5软件。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意向性分析或改良版意向性分析。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将交叉试验作为平行试验进行分析。计算经前症状评分的标准化均差 (standardised mean differences,SMDs) 和95%置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s,CIs)。使用风险比(Risk ratios,RRs)以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s)计算二分类结局。我们使用GRADE评级方法评价证据的总体质量。
检索产生了524篇可能相关的文章。确定了五项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 (305名女性)。确定了使用口服片剂、透皮贴剂和植入物的试验。没有试验使用凝胶。
一项小型交叉试验(11名女性,交叉试验有效样本量为22名女性)比较了口服黄体期雌激素与安慰剂。资料质量极低不适合分析,但研究作者报告说干预无效并可能会加重经前综合症的症状。他们还报告称无不良事件。
三项研究比较了连续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与安慰剂(含或不含孕激素)。这些试验质量合理,尽管在两项交叉试验中由于潜在的残留效应,存在较高的失访偏倚风险和不明确的偏倚风险。连续使用雌激素对总体症状评分有小到中度的积极影响(SMD=-0.34,95% CI [-0.59, -0.10],P=0.005,3 项随机对照试验,158名女性,有效样本量为267名女性,I²=63%,极低质量证据)。证据太不精确,无法确定各组因不良反应导致的退出率是否不同(RR=0.64,95% CI [0.26, 1.58],P=0.33,3项随机对照试验,196名女性,有效样本量为284名女性,I²=0%,极低质量的证据)。同样,在测量特定不良事件方面的证据极不精确,相对风险的真实值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一项研究报告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等长期风险。
一项研究比较了贴剂剂量(100µg与200µg雌激素,两组均使用孕激素),并且存在较高的实施偏倚、检测偏倚和失访偏倚风险。 该研究没有发现剂量影响整体症状的证据,但效果评估过存在很多不确定性(SMD=-1.55,95% CI [-8.88, -5.78],P=0.68,1项随机对照试验,98名女性,极低质量的证据)。关于不良事件导致的退出率的证据太不精确,无法得出任何结论(RR=0.70,95% CI [0.34, 1.46],P=0.34,1项随机对照试验,107名女性,低质量证据)。然而,100µg的剂量似乎与雌激素不良事件总体风险较低相关(RR=0.51,95% CI [0.26, 0.99],P=0.05,1项随机对照试验,107名女性,极低质量证据)效果评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有比较的证据总体质量极低,主要是由于偏倚风险(特别是失访)、不精确以及统计和临床异质性。
译者:李艺伟(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赵紫怡(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19级英语医学方向),2023年6月13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