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秋水仙碱是一种非常古老且廉价的治疗方法。它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广泛用于痛风等炎症疾病。有很多研究是关于秋水仙碱治疗炎症疾病的。炎症也是导致心脏病或中风的重要因素。近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秋水仙碱可能对心脏病有积极作用。
系统综述问题
我们旨在评价所有评估长期服用秋水仙碱的相关研究。我们想描述秋水仙碱对患有或不换冠心病人的获益或危害。我们评价了持续至少6个月的所有纳入成年人的研究,比较了使用秋水仙碱和其他治疗对健康的影响。我们详细评价了针对心脏病患者的研究。
关键结果
我们的研究纳入了39项研究,共涉及4992名受试者。其中4项研究涉及1230名心脏病患者。秋水仙碱对全因死亡情况没有影响。秋水仙碱对心血管性死亡(心脏相关)的影响尚不确定。结果显示,秋水仙素可能降低心血管性死亡,但由于研究的不一致性(一些研究显示风险降低,但另一些研究认为没有降低)导致这一结果尚不确定。基于2项研究(共22次时间),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了。总体上看,秋水仙碱并没有明显增加伤害风险,但是秋水仙碱增加了轻度和短暂的胃肠道不耐受的风险。我们认为秋水仙碱对中风、心衰、急诊入院或计划外的心脏介入治疗的影响尚不确定。
在39项研究中,4项研究系统性报告了秋水仙碱相关的严重副作用发生情况。严重副作用会危及生命或导致入院治疗。这4项研究均未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这意味着严重副作用似乎是相对罕见的。例如:当800人服用一年秋水仙碱进行治疗,其中不会有人出现严重副作用。然而,我们对这一结果的可信度存在疑虑。因为这些研究的严重副作用报告情况并不理想,比如不同研究对严重不良事件的定义不同,且未明确如何定义严重不良事件。我发现,与其他人群相比,秋水仙碱对心血管高危人群的影响没有差异。
证据检索时间截至到1015年1月。
结论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将来的研究可能会改变我们对秋水仙碱利弊的评估。应谨慎解释结果。然而,临床迫切需要心脏病的新治疗方法。尽管秋水仙素的利弊尚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其可能表现出对心血管方面的益处,尤其针对心肌梗死。因此,我们认为应当进行大规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以进一步研究秋水仙素对心脏病的影响。
秋水仙碱治疗的利弊尚有很多不确定之处。秋水仙碱在减少某些高危人群的心肌梗死方面可能具有实质性益处,但是对生存率和其他心血管结局的影响程度并不确定,尤其对本综述中从中得出大部分研究结果的普通人群而言。低质量的证据提示,秋水仙碱与胃肠道副作用有关。需要更多来自大规模随机试验的更多证据。
秋水仙碱是广泛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抗炎药。写血管疾病也会出现炎症反应,但秋水仙碱对心血管疾病的益处并不明确。先前的安全性分析仅限于特定患者群。
在任何人群,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中,评估秋水仙碱长期连续治疗的心血管益处或风险。
我们在2015年1月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ENTRAL)、MEDLINE、EMBASE、ClinicalTrials.gov、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试验注册库(WHO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关键研究论文的引文和参考文献。我们也联系了原始研究原研究者以取得未发表的数据。
在任何成年人群中,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平行研究涉及、群集设计或交叉研究的第一阶段)比较至少使用6个月秋水仙碱和对照措施的研究。
主要结局是全因死亡率、心肌梗塞和不良事件。次要结局为心血管死亡率、卒中、心衰、非计划的住院治疗、和非计划的心血管干预。我们对心血管高危人群,特别进行了基于预先定义的亚组分析。
我们纳入了39项平行随机对照研究,共涉及4992名受试者。秋水仙碱对全因死亡率没有影响(RR 0.94,95% CI 0.82到1.09;4174名受试者;30项研究,I2=27%;中等质量证据)。秋水仙碱对降低心血管死亡率的效果尚不确定(RR 0.34,95% CI 0.09到1.21,I2=9%;1132名受试者;7项研究;中等质量证据)。秋水仙碱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的总体风险(RR 0.20, 95% CI 0.07到0.57;652名受试者;2项研究;中等质量证据)。没有影响总不良事件(RR 1.52, 95% CI 0.93到2.46; 1313名受试者;11项研究; I2=45%;极低质量证据),但胃肠道不耐受增加(RR 1.83, 95% CI 1.03到3.26; 1258名受试者;11项研究,I2=74%;低质量证据)。秋水仙碱对心衰(RR 0.62, 95% CI 0.10到3.88; 462名受试者;3项研究;I2=45%;低质量证据)和卒中(RR 0.38, 95% CI 0.09大破1.70;874名受试者;3项研究;I2=45%;低质量证据)都没有影响。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并不一致:在824人年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4项试验)。其他影响的结局是极不确定的。针对高心血管风险人群的RCT,其总效果相似(4项试验;1230名受试者)。
译者:姜若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审校:李迅,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