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新生儿很少需要气管内置管;但这可能会发生在手术前或是帮助呼吸时。管子可能有囊或无囊。标准新生儿照护是用无囊管。有囊管更常用于年龄较大的孩童,以减少管周气体侧漏、误吸风险(食物、唾液或胃内容物被吸入气道或肺部)、换管或脱管。
综述问题:在本综述中,我们评价了支持或反对新生儿使用有囊管的证据。
研究特征:我们收集并分析了所有相关研究以回答综述问题,发现有1项研究招入了76名婴儿,其中69名符合本综述的合格性条件。本综述时效性截至2021年8月20日。
主要结果:无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有囊管用于预防气道问题。与使用无囊管的婴儿相比,使用有囊管的新生儿或许更不常因任何原因而需要换管,也更不常因为了找到正确的尺寸而换管。
证据的可靠性:我们判断证据的可靠性为极低。这是因为仅有少量婴儿参加了单个试验,而且可能存在偏倚。有1项尚在进行的试验。我们把2项研究归为待分类,因没有分别报告新生儿和较大婴儿的结局数据。
比较新生儿有囊相较于无囊ETTs的证据,受限于单个RCT所涉及的婴儿数量小,这有可能存在偏倚。本综述所有结局皆为极低质量证据。拔管后喘鸣的估计置信区间非常宽。未见新生儿有声门下狭窄的临床证据;然而,无内窥镜检查结果来评估解剖结构。
需要有更多RCTs来评价有囊ETTs(充气和非充气)在新生儿人群中的益处和伤害。这些研究必须包括新生儿,在短期应用(手术室条件下)和远期应用(慢性肺病条件下)有囊ETTs的情况下都要进行。
气管插管是新生儿常用的手术,对其风险已有良好描述。有些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tube, ETT)有配囊,可在ETT插入气道后进行充气,以限制泄漏或误吸发生。已有显示,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使用有囊ETTs,可减少ETT周围气体侧漏、ETT更换、意外脱管及医护人员术中接触麻醉气体。随着对新生儿气道解剖学认识的提高及麻醉师对有囊ETT的广泛使用,有囊插管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在不断增加。
评估有囊ETTs(充气或非充气)对新生儿呼吸支持的益处和伤害,与无囊ETT相比。
我们于2021年8月20日检索了CENTRAL、PubMed及CINAHL;我们还检索了试验注册库,并检查了参考文献列表,以找到更多另外的研究。
我们纳入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quasi-RCTs)和整群随机试验,比较了新生儿有囊(充气和非充气)与无囊ETT。我们试图比较:1.有囊充气相较于无囊ETT;2.非有囊充气与无囊ETT;以及3.有囊充气与有囊非充气ETT。
我们采用Cochrane新生儿组(Cochrane Neonatal)的标准方法。2名综述作者独立评估了通过检索纳入策略找到的研究,并提取资料及评估偏倚风险。我们采用GRADE方法评估证据质量。
我们找到了1项符合条件的RCT,比较了有囊(如果ETT侧漏大于20%则充气使囊压达到20cm H2或稍低)与无囊ETT的使用。综述作者提供了一份个人数据表单。原文中的76名婴儿中,有69名符合本Cochrane综述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我们发现可能存在偏倚,因为缺乏施盲,还有其他偏倚。
我们非常不确定拔管后喘鸣频率,因为风险比(risk ration, RR)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非常宽(RR=1.36, 95%CI [0.35, 5.25];风险差(risk difference, RD)=0.03, [-0.11, 0.18];1项研究,69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
未见有新生儿诊断为拔管后声门下狭窄;然而,无内窥镜检查以确认临床诊断。
对于喘鸣或声门下狭窄而再插管,我们非常不确定,因为RR的CIs非常宽(RR=0.27, 95%CI [0.01, 6.49];RD=-0.03, 95%CI [-0.11, 0.05];1项研究,69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
未见有新生儿因喘鸣或声门下狭窄而手术干预(例如,内镜下球囊扩张术、环状软骨切开术、气管切开术)(1项研究,69名受试者)。
随机接受有囊ETT的新生儿或许有较低的可能因任何原因而再插管(RR=0.06, 95%CI [0.01, 0.45];RD=-0.39, 95%CI [-0.57, -0.21];为有更多获益结局而需治疗的人数为3, 95%CI [2, 5];1项研究,69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
有关意外脱管,我们非常不确定,因为RR的CIs非常宽(RR=0.82, 95%CI [0.12, 5.46];RD=-0.01, 95%CI [-0.12, 0.10];1项研究,69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
有关初次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我们非常不确定,因为RR的CIs非常宽(RR=2.46, 95%CI [0.10, 58.39];RD=0.03, 95%CI [-0.05, 0.10];1项研究,69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
有1项尚在进行的试验。我们把2项研究归为待分类,因没有分别报告新生儿和较大婴儿的结局数据。
译者:臧渝梨(Cochrane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审校:徐添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2年3月2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