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截肢人群幻肢痛的藥物

研究背景

人可能會感受到已經不存在的身體部位疼痛(例如在截肢後),這稱為幻肢痛。有各種藥物已試著治療幻肢痛,目前尚不明確以下何種藥物是否對此有效:肉毒桿菌毒素 A、鴉片類藥物、N-甲基-D-天門冬氨酸 (NMDA) 受體拮抗劑(例如氯胺酮 (ketamine)、美金剛胺 (memantine)、右美沙芬 (detromethorphan))、抗癲癇藥、抗憂鬱藥、降鈣素和局部麻醉藥。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藥物是否能夠在短期和長期內幫助緩解疼痛、功能、情緒、睡眠、生活品質、治療滿意度和安全性(例如不良事件)。

主要研究结果

為了更新這篇回顧,我們在 2016 年 4 月再次搜尋了相關臨床試驗,我們發現了一項新的試驗,包括 14 項研究,共有 269 名參與者。一項小型初步報告顯示,肉毒桿菌毒素 A 相較於利多卡因/甲基普立朗錠 (methylprednisolone) 並未能減輕幻肢痛。與安慰劑相比,嗎啡、加巴噴丁 (gabapentin) 和氯胺酮可提供短期疼痛緩解,但結果大多基於小規模研究。降鈣素 (與安慰劑相比;與氯胺酮相比) 和局部麻醉劑 (與安慰劑相比) 的研究結果則不一致。這些試驗有很大差異,因此很難將不同藥物的結果結合起來。大多數研究沒有報告睡眠、憂鬱或情緒、生活品質、治療滿意度或未完成研究的人數。

由於依據一些小型研究,因此必須謹慎解釋結果。沒有關於長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足夠資訊。需要進行大規模、高品質、長期追蹤和成果的研究對病人是重要的。更大規模、更好的研究將幫助我們得出更明確的結論,找到最適合這些病人疼痛緩解的方法。

翻譯紀錄: 

翻譯者: 施貝嬖【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