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專業(多學科)團隊是幫助老年人從髖部骨折復原的最佳方式嗎?

關鍵訊息

--相較於常規治療,由老年醫學科醫師或其他專科醫師帶領不同專業的醫療團隊(多學科復健團隊)所提供的治療,可以幫助更多住院的老年人在髖部骨折後康復。

--由於證據不足,我們不知道多學科復健是否優於出院後的常規治療。

--未來的研究應著重於辨別由多專業學科團隊提供的最佳治療,使患者盡早出院並在社區得到支持。

如何治療髖部骨折?

髖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見但嚴重的受傷。大約三分之一的髖部骨折患者在受傷後 1 年內死亡。髖部骨折患者也可能有其他減緩其康復的條件。許多人無法恢復骨折前的活動能力與獨立自主能力,且之後可能需要在養護中心接受住宿照護。

髖部骨折患者的常規治療是手術,而後搭配在醫院病房中的治療,以恢復活動能力和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例如:洗澡和穿衣服。這可能涉及醫院中其他部門的人員。然而,髖部骨折患者需要在他人協助之下完成一系列的行動,且在手術後可能會出現精神和生理問題。因此,幫助他們恢復或 “復健” 更好的方法是讓一組來自不同領域或 “學科” 的專業人員參與其中。他們根據每個人的需求,制定每個人的復健計畫。這個 “多學科復健” 團隊通常由專門照護老年人的醫師或其他復健醫學專業人員所領導,可能也包含其他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社工師和精神醫學專家。多學科復健可以在醫院的緊急(短期住院)、或復健病房,或在患者的家中進行。某些類型的多學科復健包含在家庭的支持下提早出院。

我們想了解什麼?

我們想知道多學科復健是否比常規治療更能幫助患者從髖部骨折中康復。我們特別感興趣於有多少人在手術 1 年後發生 “不良結果”;也就是說,他們是否死亡或更依賴照顧,使他們需要在養護中心接受照顧。我們也研究了:

--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
--死亡人數
--日常活動需要幫助的需求量
--活動能力
--疼痛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尋了將老年人髖部骨折手術後進行多學科復健與常規治療相比的研究。

我們比較與總結這些研究的結果,並根據研究方法與規模等因素,評比我們對證據的信心。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搜尋到 28 項研究,總計 5,351 位經歷髖部骨折手術的老年人。他們平均年齡從 76.5 到 87 歲不等,且其中大多為女性。

主要結果

對比手術後多學科復健與在醫院內的常規治療(20 項研究):

--可能在 6 至 12 個月内出現 “不良結果” 的情况少於常規治療。在接受常規治療的 1,000 名髖部骨折患者中,有 347 人在手術後 6 至 12 個月出現 “不良結果”;而在使用多學科復健的患者中,出現 “不良結果” 的人數比前者少 41 人(在 347 人中占比 12%)。

--可能會降低院內死亡的風險,且從較長期而言,最長可達到 1 年。

--可能會導致在 6 至 12 個月時,行動力較差的人數減少。

我們不知道多學科復健是否改善或惡化生活品質和日常活動。尚未有長期、髖部相關疼痛的證據。

手術後多學科復健相比於在家中的常規治療(3 項研究):

我們不知道多學科復健是否對以下層面有所影響:

--1年時的 “不良結果”

--1年時的生活品質

--在 4 或 12 個月死亡

--患者在日常活動中是否需要幫助

--住進養護中心

--活動能力

尚未有長期、髖部相關疼痛的證據。

與養護中心住戶的常規治療相比,手術後進行多學科復健(1 項研究)可能對以下層面没有影響:

--12 個月時發生 “不良結果”(死亡或無法行走)

--4 或 12 個月死亡

我們不知道多學科復健是否對以下層面有影響:

--患者在 4 周或 12 個月時,是否需要日常活動方面的幫助

--12 個月時的生活品質、活動能力或疼痛。

證據有什麼局限?

住院患者 “不良結果” 的證據為中等信心,而其他證據的信心低更多,這是因為可獲得的證據較少,而且所有研究都有局限性,可能影響對於這些結果的信心。

此證據的更新日期為何?

證據更新至 2020 年 10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洪峻澤(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臨床藥學組六年級)【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