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下姿位以改善黃斑部裂孔手術後的結果有哪些益處和風險?

何謂黃斑部裂孔?

眼睛將光線刺激聚焦並轉化為神經訊號,這些訊號在大腦中處理成為視覺。眼球的後側排列著視網膜,由一層神經細胞構成,並充滿透明凝膠,即為玻璃體凝膠。黃斑部是視網膜的中心區域,負責視知覺的細節和彩色視覺。黃斑部疾病可導致明顯的視力障礙。

黃斑部裂孔是視力障礙的重要原因。這種情況與年齡相關,每 1000 名 40 歲以上的人至少有兩人受影響。黃斑部裂孔的形成被認為是由眼睛內部自然產生的推力和拉力造成的,這會導致某些個別黃斑部組織的分離。

如何治療?

黃斑部裂孔通常透過手術去除玻璃體凝膠以減輕牽引(拉)力來治療。將重質氣體注射到眼睛中代替移除的凝膠(眼內氣體填塞),目的是推回分離的組織,幫助裂孔閉合。

黃斑部裂孔手術後,會建議進行長達兩週的面朝下姿位,目的是透過確保眼睛中的氣泡可以持續推至正確的位置來提高黃斑部裂孔成功閉合的可能性。然而,面朝下的姿勢很不舒服,並且可能會造成傷害。

我們想了解什麼?

我們想知道面朝下姿位是否會使手術後裂孔更容易閉合,以及擺位後是否有任何風險。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回顧了自發性(原因不明或自行發生)黃斑部裂孔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 (RCT)。在隨機對照試驗中,受試者被隨機分配接受不同的治療。我們找到了八項隨機對照試驗。

我們發現了什麼?

這些研究採用了不同的姿位持續時間(面朝下姿位 3 至 10 天),並對未進行面朝下姿位的對照組提出了不同的建議。整體而言,當我們將面朝下姿位與非面朝下姿位進行比較時,面朝下姿位可能不會對裂孔閉合產生正向的效果。我們無法確定面朝下的姿勢對改善視力或生活品質的影響。當我們只觀察那些患有大黃斑部裂孔(可能會有較不佳的預後)的受試者時,最大的個別試驗顯示出一些益處,但是當所有五項研究大黃斑部裂孔的研究一起評估時,我們無法確定面朝下姿位對裂孔閉合或其他預後的影響。我們發現面朝下姿位造成傷害的風險很低,少於三百分之一的受試者中有顯著的問題。

本篇文獻回顧的侷限性為何?

由於這些研究中使用面朝下姿位的方式以及提供給對照組別受試者的建議有所不同,因此很難將研究結果合併起來進行分析。此外,研究方法也有缺陷。這些弱點意味著我們對於在回顧中面朝下姿位,是否成功閉合裂孔效果的整體證據沒有信心。然而,我們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對於患者而言,面朝下的姿勢是一種低風險的活動。

證據的更新程度如何?

證據檢索時間截至 2022 年 5 月 25 日。

翻譯紀錄: 

翻譯者:潘為元 Wei-Yuan Pan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重症醫學科)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 E-mail 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