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或妊娠期對孕婦進行甲狀腺功能障礙的篩檢和後續治療,以改善母嬰的健康狀況。

此文獻回顧宗旨為何?

孕前或孕期甲狀腺功能異常的不同篩檢方法(例如對所有婦女進行篩檢而不是僅對部分婦女進行篩檢,或不對婦女進行篩篩)對母嬰有何影響?

為何這個議題很重要?

甲狀腺是頸部一個能分泌激素的大腺體,這些激素有助於調節體內的化學過程,以維持身體的生長和能量使用。 如果婦女在孕期甲狀腺功能過高(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甲狀腺功能過低(甲狀腺功能低下)而未採取治療,可能會對母嬰帶來不良後果。母親可能發現高血壓和蛋白尿(子癇前症),也可能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早產),而新生兒則可能出現殘疾(例如腦癱、失明、耳聾和其他發育遲緩,包括智力障礙)。服用治療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甲狀腺素或治療甲狀腺亢進的抗甲狀腺藥物都可能改善母嬰的健康狀況。篩檢甲狀腺功能障礙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病例調查,這意味著僅篩檢被認為具有甲狀腺功能障礙高風險的孕婦,或進行普篩,包括篩檢所有孕婦。儘管普篩可以比病例調查篩檢出更多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婦女,但它也可能導致更多的婦女服用藥物,而且費用昂貴。目前尚不清楚這些不同的篩檢甲狀腺功能障礙的方法對母嬰及其醫療服務有何不同的影響。

我們發現了什麼證據?

在醫學文獻的檢索中,我們發現了兩項隨機對照試驗,涉及26,408名女性。納入研究的質量較高,所提供的證據質量為中等到高等。

(1) 對孕婦進行甲狀腺功能障礙的普篩,特別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增加了患有甲狀腺功能低下婦女的確診人數,這些婦女隨後接受了治療(一項試驗涉及4562名婦女;另一項試驗涉及21839名婦女)。對4562名女性的研究表明,通過普篩後,被診斷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女性人數可能也有所增加。

(2)普篩和隨後的治療並未對母嬰有明顯的利弊,因為子癇前症的婦女人數(在一項涉及4562名婦女中的4516名顯示此結果)、早產的婦女人數(一項試驗涉及4516名婦女)或殘疾兒童的人數(三歲以下的智商(IQ)小於85)(一項來自21,839名女性的試驗涉及794名患有甲狀腺功能低下母親的兒童)並沒有改變。

(3) 其中一項試驗沒有報告嬰兒未來的殘疾,另項一試驗沒有報告子癇前症或早產。兩項試驗均未報告使用醫療服務或費用的情況。

這代表什麼意義?

儘管證據的總體質量是中等到高等,但除了發現普查可以幫助診斷出更多婦女的甲狀腺功能減退(隨後接受治療)外,在改善母嬰健康狀況方面,普查和病例調查(或根本不篩查)並無顯示明顯差異。 即使納入兩項大樣本的研究,但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的證據來評估不同篩檢方法可能帶來的短期和長期的利弊,同時還應考慮對醫療服務包括費用的影響。

翻譯紀錄: 

譯者: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 伍玲 黃志超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