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病人時常無法控制情緒及衝動行為。他們也許會經歷自我形象低落、情緒轉換快速、自我傷害傾向,也不易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各種不同類型的心理治療方法(談話治療)已被開發來幫助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這些治療方法的效果應受檢驗,以確定效果以及造成傷害的可能性。
研究目的
此篇文獻回顧概括了以心理療法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目前所知的效果。
研究方法
我們比較了心理治療對下列幾類病人的效果:未接受治療者、持續接受先前治療者、正等待治療者以及接受積極治療者。
發現
我們搜尋相關研究文獻,共發現75次試驗(4507位參與者、多為女性、平均年齡介於14.8到45.7歲)。這些試驗驗證許多不同類型的心理治療方法(超過16種),多是於門診進行,並持續一至三十六個月。多數研究專注於辯證行為治療法(DBT)以及心智化模式療法(MBT)。
心理治療與常規治療比較
心理治療與一般治療相比,減緩了邊緣型人格障礙及自殺傾向,也有可能減少自我傷害傾向及憂鬱傾向,同時更改善心理功能。辯證行為治療法減輕邊緣型人格障礙、自我傷害傾向以及改善心理功能,優於一般療法。同樣的,心智化模式療法相比一般治療,能更有效減緩自我傷害傾向、自殺傾向以及憂鬱傾向。然而,這些研究結果皆建立於低品質證據之上,因此我們無法確定再加入更多試驗是否會改變結果。多數試驗並未載明副作用;些許試驗載明了副作用,顯示在心理治療之後,並未出現任何明顯的不良反應。大多數試驗(75篇中有64篇)資金來自於大學、政府機關或是研究機構的贊助;有四篇試驗並無受到補助,其他七篇試驗並無標明資金來源。
心理治療與等待治療或無接受治療比較
心理治療與等待治療相比得以更有效改善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狀和憂鬱傾向以及促進心理功能。但就自我傷害傾向以及自殺傾向來看,兩者並效果無明顯差別。
結論
心理治療大致上較一般治療更為有效,能更佳的減緩邊緣型人格障礙、自我傷害傾向、自殺傾向以及憂鬱傾向,同時也改善心理功能。但在臨床部份,僅有減緩邊緣型人格障礙受認定具重要性。辯證行為治療法與一般治療相比,更能減緩邊緣型人格障礙、自我傷害傾向以及改善心理功能;而心智化模式療法較一般治療,則是更有效減緩自我傷害傾向以及自殺傾向。但是,因證據質量低,我們對這些結果仍存遲疑。
翻譯者:劉北辰 Pei-Chen Liu(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大學部學生)【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