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獻回顧為何重要?
許多兒童和青少年體驗過焦慮帶來的困擾。患有焦慮症的兒童和青少年比同儕更有可能在友誼、家庭生活和學校方面遇到困難,並在以後的生活中出現心理健康困擾。認知行為治療 (CBT) 可以藉由運用新思維並面對他們恐懼的方式,來幫助兒童和青少年克服焦慮帶來的難處。
哪些人會對本篇文獻回顧感興趣?
父母、兒童和青少年、從事兒童和青少年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務的人員、家庭醫學/全科醫生。
本篇文獻回顧意旨於解答哪些問題?
本篇文獻回顧更新並取代 2005 和 2015 年的 Cochrane 綜論,該綜論指出認知行為治療 (CBT) 是兒童與青少年焦慮疾患的有效治療方式。
本篇文獻回顧目的在於回答下列問題:
• 認知行為治療 (CBT) 是否比「等待名單」或「無治療」更有效益?
• 認知行為治療 (CBT) 是否比「其他治療方式」和「藥物」更有效益?
• 從長遠來看,認知行為治療 (CBT) 是否能幫助減少兒童與青少年的焦慮?
• 某些類型的認知行為治療 (CBT) 是否比其他類型更有效?(例如:個別與團體治療)
• 認知行為治療 (CBT) 對特定群體有效嗎?(例如:自閉患童)
本篇文獻回顧納入了哪些研究?
我們搜尋數據資料庫以找出截至 2019 年 10 月之前發表所有關於兒童與青少年焦慮症認知行為治療 (CBT) 的研究。被納入本篇文獻回顧的研究必須是: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一種使用隨機方法將參與者分配到兩個或多個治療組之一的研究方法),並且納入 19 歲以下患有焦慮症疾患的年輕人。我們納入了 87 項研究,共有 5,964 名受試者。
本篇文獻回顧的證據告訴我們什麼?
我們將證據整體品質評定為 “中等” 或 “低等”。儘管研究結果的發現確實因各個研究而異,有證據表明,認知行為治療 (CBT) 在減少兒童與青少年的焦慮方面比「等待名單」或「無治療」更有效。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認知行為治療 (CBT) 比其他治療更有效。少數研究關注接受治療後六個月的成果發現,接受認知行為治療 (CBT) 後的焦慮症狀持續減輕。我們發現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哪一種(例如,團體治療方式,更長期的治療,與父母一同參與治療)認知行為治療 (CBT) 方式會比另一種認知行為治療 (CBT) 更有效,亦或是,認知行為治療 (CBT) 對任何特定的兒童群體(例如: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多少都有點效益。
接下來該做什麼?
未來的研究應該將認知行為治療 (CBT) 與其他治療和藥物進行比較,以確認誰確實能/誰無法從認知行為治療 (CBT) 中受益,以及那些沒有能從 CBT 受益的族群需要什麼、建立讓 CBT 更容易獲得的方式,以及能有更周詳的考慮讓被忽視的族群,包括來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兒童與青少年,也能得到助益。
翻譯者:莊雅琴 Ya-Chin Chuang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