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問題
我們回顧了非醫療專業人員可施行的中毒急救處置之文獻證據等級。
研究背景
針對攝取有毒物質的病人有許多建議之急救處置。有些處置,例如活性碳(AC),會與毒物結合,以降低人體的吸收量。其他處置則利用嘔吐(如吐根糖漿)或稀釋或中和毒物(如喝水、牛奶或果汁)之方式。調整病人姿勢可能也會有影響。
硏究特性
我們於2018年12月搜尋了針對非專業人員可實施之中毒處置,進行研究的高品質文獻(受試者經隨機分派至不同治療組別)。我們找到了24項研究共7099位受試者。其中有一項研究場所為病人自家,其餘之研究地點則為醫院。
有十四篇研究若非沒有明確指出毒物類型,就是針對其他毒物做研究。其餘研究則針對特定藥物過量(乙醯氨酚、卡巴馬平、抗憂鬱劑、苯二氮平類藥物)或有毒植物(黃花夾竹桃、有毒莓果)的狀況。
有二十一項試驗研究含活性碳之不同治療方式:單一劑量或多劑量、併用其他處置方式(加速腸道蠕動之物質)與是否併用醫療處置。六項研究比較吐根糖漿,單用或併用其他處置(單劑活性碳加提升腸道蠕動速度之物質);及沒有處置之結果。我們沒有找到關於中和、稀釋有毒物質或病人使用特定姿勢之研究。
主要結果
兩項研究比較病人在乙醯胺酚或其他物質中毒後接受單一劑量活性碳、或沒有接受處置。我們無法確定治療方式之副作用、病人是否進入加護病房或惡化,且亦無死亡、症狀持續時間、毒物攝取量及住院時間之資訊。
一項研究比較單一劑量活性碳及吐根於非單一物質中毒之結果。我們無法確定活性碳相較於吐根,對病人昏迷程度及不希望之不良反應的影響。此篇研究沒有兩組對死亡、症狀持續時間、毒物攝取量、住院時間或是否進入加護病房之影響的資訊。
一項研究比較了對於在家食用有毒莓果之孩童,吐根相較於沒有處置之結果。使用吐根可能帶來更多不良反應。此篇研究沒有兩組對死亡、中毒症狀、症狀持續時間、毒物攝取量、住院時間或是否進入加護病房之影響的資訊。
我們也探討了單一或多次劑量之活性碳,併用醫療處置與否,組間及與沒有接受處置組的差異。此外,我們也探討了單一劑量活性碳加上吐根及單一劑量活性碳加上提升腸道蠕動物質的效益。
證據確定性
只有一篇研究的地點不在醫療院所,意即此研究結果無法直接套用在非醫療專業人員上。因試驗不一定會提供及研究方法,因此我們無法確定許多研究進行之品質。對病人較重要的結果及我們本篇研究欲探討之重要結果通常沒有呈現或呈現地不完整。我們將此研究結果之確定性大多評為低至非常低。因此未來研究極有可能會改變此結果。
結論
基於以上證據等級,我們無法歸納出現今用於非專業人員之處置,對病人影響的結論。
翻譯者:王雅賢 服務單位:花蓮慈濟醫院藥學部 職稱:藥師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