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訊息
• 男性與女性腎臟移植受者(基於生物差異定義的 “男性” 或 “女性”)在移植腎臟的喪失(將腎臟從捐贈者移植到受贈者的外科手術)、死亡、急性或慢性排斥反應(身體免疫系統攻擊移植腎臟)或癌症發生率方面可能沒有差異。
• 僅有一項研究探討了性別(定義為個體的社會文化身份),因此無法就性別對腎臟移植結果的影響得出結論。
問題是什麼?
對於腎衰竭病人(即腎臟功能不足以維持生命的情況),腎臟移植(將腎臟從一位捐贈者移植到受贈者的外科手術)能顯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品質。因此,徹底評估所有影響重要結果的因素(例如移植腎臟的存活率和病人的整體生存率)至關重要。受者性別(基於生物差異定義為 “男性” 或 “女性”)可能通過影響移植物排斥的免疫過程對這些結果產生影響。社會性別(定義為個體的社會文化身份)可能影響如藥物依從性等因素,進而對相關結果產生影響。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存在影響。
我們想要找出什麼?
我們想要找出一個人的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是否會影響移植後的結果,例如腎臟排斥(由於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移植的腎臟)、移植腎臟的喪失、癌症的發展或死亡。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主要搜尋了醫學文獻中的世代研究(追蹤一段時間內的病人)、病例對照研究(比較有無特定結果的兩組人群)和橫斷面研究(在某一時間點收集多個個體的數據),這些研究專注於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如何影響腎臟和同時進行的胰腺-腎臟移植後的移植物存活率、死亡率、癌症發生率和排斥反應。我們未納入那些未明確定義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的研究。我們比較並總結了各研究的結果,並根據研究方法和樣本大小等因素對資訊的可信度進行評估。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找到 53 項研究,涵蓋了 2,940,273 名病人,樣本數量從 59 到 407,963 不等,其中 46% 為女性,54% 為男性。16 項研究在美洲進行、12 項在歐洲、11 項在西太平洋、4 項在東地中海、3 項在非洲、2 項在東南亞、5 項跨多個地區進行。與男性相比,女性在移植腎臟的喪失、死亡、癌症診斷或急性或慢性排斥反應的發生率方面,可能影響甚微或沒有影響。我們只找到一項專注於受者性別的研究,因此無法就性別對腎臟移植後結果的影響得出任何結論。
這些研究的限制是什麼呢?
我們對證據的信心較低,因為大多數研究未將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分開定義,且這些術語經常互換使用。研究涵蓋的時間範圍非常廣泛(從 1990 年至 2023 年),且在這 30 年間,特別是對於急性排斥反應的定義已經有所變化。
本篇文獻回顧的更新日期為何?
我們搜尋了直到 2023 年 4 月 12 日的資料庫。
翻譯者:Ken Lee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