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1年第10期发表的原先Cochrane综述的更新版本。减少1至16岁儿童打针相关程序性疼痛的甜味剂解决方案。我们于2014年10月更新了检索。
系统综述问题与不治疗、喝水、其他非甜味溶液或其他干预措施(如非营养性吸吮(婴儿)、甜食或口香糖(儿童)、局部麻醉、音乐和注意力分散)相比,甜味溶液能否减少1-16岁儿童在打针时的疼痛?
研究背景:在疼痛的打针前和打针期间,给婴儿口服少量甜味的糖溶液可以显著减轻痛苦。然而,尚不清楚甜味溶液是否对一岁以上的儿童有同样的止痛效果。因此,我们研究了蔗糖或葡萄糖等甜味溶液对1至16岁儿童打针疼痛的缓解效果。
检索日期截至2014年10月,我们检索了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报告的文献。
研究特征我们发现了6项针对1到4岁儿童的研究;其中2项研究在最初的综述中纳入了,4项是新纳入的研究。在最初综述中纳入的2项研究使用了低浓度的蔗糖溶液,只有12%,这个浓度被认为不够甜,不足以起到减轻疼痛的效果。4项新的研究中有2项是小规模的预试验,目的是为全面的试验提供信息,只有1项针对幼儿的甜味饮料的研究涉及大量儿童。当我们比较所有6项研究的结果时,只有2项研究表明糖水(蔗糖)可以减轻注射时的疼痛。然而,这4项没有显示出效果的研究都只纳入了少量的儿童,因此它们被认为不够大,不足以检测疼痛的显著差异。还需要在足够多的儿童身上进行进一步的试验,以确定甜味剂是否能有效地减轻他们打针时的疼痛和痛苦。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同一作者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均收录在最初的综述中。两项研究都没有表明甜味有助于减轻疼痛。其他研究表明,分散注意力和局部麻醉等策略可以有效减少学龄儿童的打针疼痛,因此,进一步研究对学龄儿童的甜味疼痛管理是没有必要的。
研究经费来源:
在包括幼儿在内的六项研究中,有两项研究不承认收到研究经费。对于其他的四项研究,一个全国范围的护理基金资助了两项预研究,一个内部研究所资助了其余的预研究,另一项研究部分由妇幼保健补助金资助。
由同一作者进行的涉及学龄儿童的两项研究得到了加拿大卫生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的资助。
基于本次系统综述的更新中纳入的8项研究,其中2项在是规模较大的研究中有亚组是符合条件的儿童,其中3项是只有少数受试者的预试验。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1至4岁的幼儿在剧烈疼痛的过程中,甜味溶液或物质具有镇痛作用。在这一人群中,需要进一步进行严格的、动力充足的RCTs。基于同一作者的两项研究,没有证据表明甜味对学龄儿童有镇痛作用。由于有其他有效的基于证据的策略可以在这个年龄段使用,因此不需要进一步的试验。
尽管本综述增加了4项研究,但自上一版综述以来,结论没有改变。
大量证据表明,甜溶液对新生儿和婴儿有镇痛作用。对于1岁至16岁的儿童是否存在同样的镇痛效果则不太确定。这是2011年第10期上发表的初始Cochrane综述的更新版本(Harrison 2011),题为“减少1至16岁儿童打针相关程序性疼痛的甜味剂解决方案”。
本综述的目的是确定甜味溶液或物质对减少一岁以上儿童针刺相关程序性疼痛的效果。
我们在2014年6月底进行了检索。我们检索了以下数据库: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Cochrane系统综述数据库、效果综述摘要数据库(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s, DARE)、Cochrane方法注册库(Cochrane Methodology Register)、卫生技术评估、NHS经济评估数据库(NHS Economic Evaluation Database)、MEDLINE、EMBASE、PsycINFO 和 ACP 期刊俱乐部(ACP Journal Club)(全部通过OvidSP检索)和 CINAH(通过 EBSCOhost检索)。我们的检索没有设定语言限制。
我们纳入那些涉及因打针相关程序性疼痛而接受甜味溶液或物质的年龄在1岁至16岁之间的儿童的已发表或未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对照措施包括水、非甜味物质、奶嘴、转移注意力、放置/遏制、母乳喂养或无治疗。
结局测量包括哭闹时间、综合疼痛评分、生理或行为疼痛指标、自我疼痛报告或父母/医疗专业人员对孩子疼痛的报告。我们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对连续型结局变量进行计算,报告了平均差(mean differences, MD)、加权平均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MD)或标准化平均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 并用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表示出来。我们针对二分类变量报告了风险比 (risk ratio, RR)、风险差 (risk difference, RD) 以及获益所需要的治疗人数 (number needed to treat to benefit, NNTB) 。我们使用I2统计来评价研究间的异质性。
我们纳入了一项未发表的研究和七项已发表的研究(共808名受试者);比2011年版的综述多4项研究和478名受试者。六项试验纳入了年龄在1至4岁之间的儿童,他们接受蔗糖或棒棒糖治疗免疫疼痛,而不接受水或其他治疗。通常的治疗包括局部麻醉、父母直立抱持和注意力分散。所有研究都是设计良好的盲法RCTs,然而,6项研究中的5项研究由于小样本量而有着高偏倚风险。
两项研究涉及学龄儿童在接受免疫和采血之前、之前和期间接受甜或不甜的口香糖。这两项研究由同一作者进行,且基于小样本量并存在高偏倚风险。
对学步儿童和学龄前儿童的研究结果相互矛盾。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哭声持续时间进行合并,结果没有因甜味而显著减少(6项试验,520名儿童,WMD=-15秒,95%CI [-54, 24],I2=94%)。
四项研究报告了首次打针时的综合疼痛评分(121名儿童)。蔗糖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数没有显著差异(SMD=-0.26,95%CI [-1.27, 0.75],I2=86%)。
在一项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蔗糖组的安大略省东部儿童医院疼痛量表(Children's Hospital of Eastern Ontario Pain Scale)>4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472,RR=0.55,95%CI [0.45, 0.67];RD=-0.29,95%CI [-0.37, -0.20];NNTB=3,95%CI [3, 5],异质性检验不适用)。
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在针刺相关疼痛治疗前(2项研究,111名受试儿童)或治疗过程中(2项研究,103名受试儿童)嚼口香糖并没有显著降低疼痛评分。研究人员将咀嚼甜口香糖的儿童与咀嚼无糖口香糖的儿童的面部疼痛量表(Faces Pain Scale)评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WMD值为-0.15(95%CI [-0.61, 0.30])。在比较嚼口香糖和不嚼口香糖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WMD=0.23,95%CI [-0.28, 0.74])。咀嚼甜口香糖的儿童与未咀嚼甜口香糖的儿童的彩色模拟量表在试验前没有显著差异(WMD=0.24,95%CI [-0.69, 1.18]),在试验过程中咀嚼口香糖的儿童也没有显著差异(WMD=0.86,95%CI [-0.12, 1.83])。这些分析在学龄儿童中均无异质性(I2=0%)。
译者:刘雪寒;审校:鲁春丽。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0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