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的排泌管附着于小肠第二部分是否比其他重建方法更能减少胰液渗漏至腹部组织?

关键信息

- 我们尚不知道,相较于内陷胰空肠吻合术(将胰腺插入小肠的第二部分),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胰腺排泌管与小肠第二部分连接)是否减少术后胰瘘(胰液自胰腺渗漏至腹部组织)。

- 我们尚不知道,改良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是否优于、等同于或劣于传统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

- 未来的研究应该用足够适当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证据可信度。

什么是术后胰瘘?

胰腺是位于上腹后的消化腺;它对血糖的正常控制也很重要。胰腺癌或炎症的标准手术治疗是通过称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部分切除胰腺头部及其附近肠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涉及重新连接胰腺和小肠的第二部分(称为胰空肠吻合术),从而使含有消化酶的胰液进入消化系统。新连接愈合不当时,就会发生术后胰瘘,以致胰液从胰腺泄漏至腹部组织。术后胰瘘是一种会延迟手术恢复的并发症,通常需要进一步治疗以确保完全愈合。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减少术后胰瘘?

对于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重新连接胰腺和小肠第二部分的方法包括:

- 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

- 内陷胰空肠吻合术;

- 捆绑式胰腺空肠造口术(胰腺和小肠的第二部分捆扎在一起)。

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都常用的方法,用以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然而,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不确定。

我们想了解什么?

我们想了解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是否比任何其他类型的胰空肠吻合术更好:

- 术后胰瘘发生率(术后胰瘘受试者的比例);

- 死亡率。

我们还想了解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是否与任何不良反应有关。

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检索出研究以比较:

- 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对比于任何其他类型的胰空肠吻合术;或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类型的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

我们比较并总结了研究结果,还根据诸如研究方法和规模等因素来评定我们证据的可信度。

我们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了10项研究,涉及1472名患者,是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所行的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与内陷胰空肠吻合术进行了比较。最大型的研究纳入了308名,最小型的研究纳入了64名。这些研究在世界各国进行;大多数是在中国完成的(4项)。大多数研究持续了约2年;仅3项研究持续了4年或更久。非商业拨款资助了其中4项研究。我们无法从这些研究的结果中看出,导管对粘膜胰腺空肠造口术是否减少:

- 术后胰瘘发生率;或是

- 死亡率。

这些研究未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我们仅发现1项涉及224名患者的单中心研究,其中,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所行的改良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与传统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进行了比较。该研究在日本进行,持续了约4年。该研究未报告其资金来源。我们无法从这项研究的结果中看出,改良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是否减少:

- 术后胰瘘发生率;或是

- 死亡率。

该研究未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证据的局限性是什么?

我们对证据几乎没有信心,因为大多数纳入研究在如何执行或报告方面均存在某些局限。

本证据的更新时效如何?

证据更新至2021年1月。

作者结论: 

与内陷胰空肠吻合术相比,有关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对任何结局的影响的证据非常不确定,包括术后胰瘘发生率(B级或C级)、术后死亡率、手术再干预率、术后出血率、手术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使用改良的Blumgart技术进行的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是否优于、等同于或劣于使用传统间断技术的导管对粘膜空肠吻合术,相关证据也非常不确定。未见1项研究报告不良事件或生活质量结局。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术后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粘膜空肠吻合术已在许多中心用于重建胰腺消化连续性,但尚不确定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目的: 

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受试者行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相较于其他类型胰空肠吻合术在重建胰腺消化连续性方面的益处与伤害,并比较不同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技术的效果。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2021年第1期)、MEDLINE(1966年至2021年1月9日)、Embase(1988年至2021年1月9日)和科学引文扩展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982年至2021年1月9日)。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所有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用以比较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受试者行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与其他类型的胰空肠吻合术(如内陷胰空肠吻合术、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术)。我们还纳入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受试者行不同类型的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进行比较的RCTs。

资料收集与分析: 

2名综述作者独立找出纳入研究、收集资料并评估偏倚风险。我们采用Review Manager 5进行meta分析。我们计算了二分类结局的风险比(risk ratio, RR)和连续性结局的均差(mean difference, MD)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对所有分析,我们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我们采用第1版Cochrane Risk of Bias(RoB 1)工具来评估偏倚风险。我们用GRADE法来评估所有结局的证据质量。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11项RCTs,共涉及1696名受试者。1项RCT是双中心研究;其它10项RCTs是中心研究,执行于:中国(4项研究)、日本(2项研究)、美国(1项研究)、埃及(1项研究)、德国(1项研究)、印度(1项研究)以及意大利(1项研究)。受试者平均年龄范围为54岁至68岁。所有RCTs均存在高偏倚风险。

导管对粘膜相较于其他任何类型的胰空肠吻合术

我们纳入了10项RCTs,涉及1472名受试者,比较了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与内陷胰空肠吻合术:732名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导管对粘膜组,740名受试者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被随机分配至内陷组。比较这两种技术,相关证据非常不确定,涉及术后胰瘘发生率(B级或C级;RR=1.45, 95%CI [0.64, 3.26];7项研究,1122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术后死亡率(RR=0.77, 95%CI [0.39, 1.49];10项研究,1472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手术再干预率(RR=1.12, 95%CI [0.65, 1.95];10项研究,1472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术后出血率(RR=0.85, 95%CI [0.51, 1.42];9项研究,1275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手术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RR=1.12, 95%CI [0.92, 1.36];5项研究,750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及住院时间(MD=-0.41天,95%CI [-1.87, 1.04];4项研究,658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各研究未报告不良事件或生活质量结局。

一种类型的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相较于另一种类型的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

我们纳入了1项涉及224名受试者的RCT,比较了使用改良Blumgart技术的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与使用传统间断技术的导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术:112名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改良Blumgart组,112名受试者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被随机分配至传统间断组。比较这两种技术,相关证据非常不确定,涉及术后胰瘘发生率(B级或C级;RR=1.51, 95%CI [0.61, 3.75];1项研究,210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术后死亡率(2组皆无死亡;1项研究,210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手术再干预率(RR=1.93, 95%CI [0.18, 20.91];1项研究,210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术后出血(RR=2.89, 95%CI [0.12, 70.11];1项研究,210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手术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RR=1.10, 95%CI [0.80, 1.51];1项研究,210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及住院时间(15天相较于15天;1项研究,210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该研究未报告不良事件或生活质量结局。

翻译笔记: 

译者:臧渝梨(Cochrane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审校:徐添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2年4月24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