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水中待產及生產

探討議題為何?

評估浸泡在水中 (水中生產) 於生產和/或產程 (第一、第二及第三產程) 期間,對於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

本議題的重要性為何?

許多產婦選擇在水中 (水中浸泡) 生產,這種方式在許多國家越來越流行,特別是在助產師主導生產的醫療單位。因此,了解水中待產與生產對產婦及其新生兒的益處以及風險非常重要。

重要的是要檢視在分娩的第一階段和/或第二階段進行水中浸泡,是否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提高女性對分娩疼痛的控制能力,並在不增加不良(有害)事件風險的情況下實現自然分娩。不良事件可能會增加產婦和/或其新生兒的感染風險、會陰(肛門和陰道之間的區域)嚴重撕裂的可能性增加,並且可能使估計出血時的失血量變得更加困難。在評估益處時,我們認為健康涵蓋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我們找到了哪些證據?

我們納入了 15 項試驗 (包含 3,663 位產婦)。所有的試驗都將水中浸泡與非水中浸泡進行比較:其中 8 項試驗是在分娩的第一階段進行,2 項試驗僅在分娩的第二階段(水中分娩)進行,4 項試驗涵蓋了分娩的第一和第二階段,還有 1 項試驗比較了分娩第一階段中的早期浸泡與晚期浸泡。研究證據品質介在中等至極低品質間。其中沒有任何研究比較浸泡於水中及其他疼痛控制的介入措施。

在分娩第一階段的水中浸泡,可能導致更少的女性選擇無硬膜外麻醉,但對於自然陰道分娩、使用產鉗分娩、剖腹產或嚴重會陰裂傷的人數,可能影響甚微或幾乎沒有差異。因為研究證據等級非常低,我們無法確定其對生產後失血量的影響。在水中生產對於新生兒是否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 (NICU) 或發生感染可能幾乎沒有影響。研究中並無指出有死產或新生兒死亡的狀況。

2 項試驗比較了在第二產程中有無進行水中生產。研究發現,水中生產對正常陰道生產的產婦數量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因為證據品質非常低,目前尚無法確定水中浸浴對輔助陰道生產、剖腹產、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新生兒數量、新生兒出生時的體溫和新生兒第一週是否發燒有任何影響。硬脊膜外麻醉與此產程無關。2 項試驗均未報告嚴重的會陰撕裂和分娩後的失血情況。

只有其中 1 項試驗(包含 200 位產婦)比較產婦在產程早期和晚期進入水中的影響,但沒有足夠的資訊顯示各組之間有任何顯著差異。

研究意義為何?

水中生產可能會減少接受硬脊膜外麻醉的產婦人數。水中生產似乎不會影響生產方式或出現會陰嚴重撕裂的產婦數量。本篇文獻回顧發現沒有證據顯示水中生產會增加產婦或其新生兒不良後果的風險。這些研究的證據等級各不相同,在確定這些影響之前,需要更進一步研究,特別是對於水中生產及其在醫院以外生產環境的使用。也需要對產婦及照顧者在水中待產與生產的經驗進行研究。

翻譯紀錄: 

翻譯者:葉佳慧【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