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
齲齒(也稱為蛀牙)是指牙齒上出現了一個小洞。形成的原因是因為口腔中的細菌(微生物)分解我們所攝取的食物中的糖份 。當它們進行分解代謝時,細菌會產生能腐蝕牙齒的酸性物質。如果進食後沒有定期清潔牙齒,或者攝食很多富含高糖的食物和飲料,那麼反覆的酸性物質會侵蝕在牙齒堅硬的外部表面上(牙釉質)而形成牙洞。若不及時治療 ,這些牙洞會加深並損傷牙齒表面(牙釉質)下層的牙本質。
世界上很多人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都會出現蛀牙。在大多數的青少年和六歲以上的幼童中,蛀牙會損傷口腔裡恆臼齒的咬合表面。
為了防止蛀牙,牙醫可以直接在恆臼齒上塗上溝隙封填劑與氟漆。溝隙封填劑是由樹脂或玻璃離子體的黏合材料所製成的塗層,而牙醫會將其塗在牙齒上。它可以密封牙齒上容易聚集食物殘渣的窩溝,並避免牙齒受侵蝕。相比之下,氟漆是一種含有大量氟化物的黏糊膏體;氟化物是一種天然存在於牙齒中的礦物質,其可以保護牙齒免受傷害。牙醫每年都需要在牙齒上塗二至四次的氟漆。
為了驗證溝隙封填劑、氟漆,或兩者組合的治療方案,是否可以更有效地在幼童和青少年中的恆臼齒預防蛀牙,我們回顧了此研究證據。
我們如何識別和評估證據?
我們檢索了隨機對照試驗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的醫學論文(將受試者隨機分為不同治療組別的研究),因為這種研究方法可以提供關於其療效最有力的證據。隨後,我們比對了各個試驗的結果,並整合了所有研究的證據。最後,我們評估了各個研究證據的可靠性。為此,我們考慮的因素包括了進行研究的方式,研究樣本數和研究結果的一貫性。根據我們的評估,我們將證據的確定性歸類為非常低、低、中或高。
我們發現了什麼?
在研究初步,我們發現了11項相關的研究,其中包括了3374名5至10歲的幼童。這些幼童被隨機分配以接受溝隙封填劑,氟漆,或是兩者都有的治療組別。他們的治療被追蹤1至9年。這些研究比較了不同治療組別的幼童的臼齒後來蛀牙的人數。
不過證據的可靠性很低,因此我們無法對研究結果作出確信的結論。
當我們結合了4項比較樹脂和氟漆的研究時,我們發現兩種介入措施都比另一種的效果更好。
這3項研究由玻璃離子體和氟漆分別製成的黏合材料的單獨研究無法達成合併,而且研究結果不一致。
只有1 項小型研究呈現,同時使用溝隙封填劑和氟漆比僅單獨使用氟漆的效果更好。
5項研究報告顯示,使用溝隙封填劑還是氟漆均無呈現任何副作用。其他的研究未提及是否有任何副作用發生。
這些結果意味著什麼?
目前,我們尚不知使用溝隙封填劑還是氟漆那項治療措施對於預防幼童蛀牙更有療效。我們確實知道這兩種預防措施都能有效地減少蛀牙,而且目前的證據不能表明那 一種預防蛀牙措施更有療效。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研究有14項。他們的研究成果將有利於改善未來版本中對此證據的文獻評價。
本篇文獻回顧的更新日期為何?
文獻的證據截至2020年3月為最新的版本。
翻譯者:陳廣平
服務單位:馬來西亞瑪莎大學 (MAHSA University)
職稱:牙科系,本科大五生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