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問題
我們回顧了 12 項研究中的證據,這些研究探討了治療百日咳病人咳嗽的效果。
研究背景
我們希望了解是否有任何藥物能有效治療百日咳病人的咳嗽。這些藥物納入百日咳免疫球蛋白(增強人體對百日咳抵抗力的抗體)和已用於治療氣喘和花粉熱症狀的藥物(抗組織胺、沙丁胺醇、類固醇)。百日咳病人可能會經歷嚴重的咳嗽。這些咳嗽可能伴隨著哮喘聲(咳嗽後深吸氣時發出的聲音)和嘔吐,這可能導致脫水、呼吸困難,甚至需要住院治療。我們的目的是了解是否有任何藥物能有效減少百日咳病人的咳嗽發作。我們還希望了解是否有任何藥物可以減少哮喘聲、嘔吐、發紺(因缺氧導致皮膚或黏膜變藍)、嚴重併發症(如中風和癲癇)、住院率、住院時間或死亡(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此外,我們還調查了這些藥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研究特徵
本次回顧中的證據截至 2014 年 1 月。我們納入了 12 項研究,總共包括 578 名參與者。10 項研究涉及了 448 名兒童,2 項研究則涉及了共 130 名青少年和成人。5 項研究對所有參與者進行了實驗室檢測,以確認是否患有百日咳。9 項研究將藥物與安慰劑(即不含研究中活性成分的 “假藥”)進行比較,3 項研究則將藥物與不治療進行比較。7 項研究涉及了住院病人。3 項研究報告了其開始和結束日期;其中 1 項研究的參與者招募持續 14 個月,另一項持續 18 個月,另一項則持續 31 個月。
主要研究结果
包括 196 名參與者在內的六項研究詳細地報告了他們的結果,以便我們對其進行評估。根據這些結果,抗組織胺(一項研究,49 名受試者)、百日咳免疫球蛋白(一項研究,24 名受試者)和沙丁胺醇(兩項研究,42 名受試者)並沒有減少百日咳病人的咳嗽次數。百日咳免疫球蛋白(一項研究,46 名受試者)和類固醇(一項研究,11 名受試者)都沒有減少受試者住院時間。一項研究報告稱,接受百日咳免疫球蛋白(4%;皮疹)或安慰劑(5%;稀便、注射周圍皮膚疼痛和腫脹)治療的參與者其副作用發生率相似。抗組織胺、沙丁胺醇和類固醇的研究沒有報告任何副作用的結果。這六項研究均未報告任何有關嘔吐、發紺、嚴重併發症、死亡或入院的結果。
證據品質
總體而言,證據品質較低,且許多研究是在數年前進行的。僅有三項試驗充分報告了如何對參與者和醫療專業人員適當隱藏所提供治療類型的詳細資訊。記錄咳嗽發作次數和哮喘聲的方法在不同研究之間也有所不同。由於可獲得結果的參與者數量較少,不同治療效果的估計不夠精確。此外,由於大多數研究涉及兒童並且是在住院病人環境中進行的,因此這些結果可能無法推廣至成人或社區環境。
翻譯者:許融筑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