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這個問題很重要?
原發閉角性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PACG)是青光眼的其中一種類型,為全球主要致盲原因之一。眼內液體引流出現問題時便會發病,原因是虹膜(眼睛著色部分)阻塞了引流通道。阻塞可能會突然發生(急性 PACG)或逐漸發生(慢性 PACG),造成液體積聚和眼內壓力升高,損害視神經並導致視力喪失。可選治療包括眼藥水、雷射治療和手術。「水晶體摘除術」是一種以人造晶體取代自然晶體的手術。這也有開放引流通道的作用,進而幫助治療 PACG。我們回顧了相關研究證據,來對比水晶體摘除術和其他治療慢性 PACG 的方法。
我們如何識別和評估證據?
我們從醫學文獻中檢索出對比水晶體摘除術和其他治療慢性 PACG 方法的研究,來比較結果,總結研究證據,並評估證據品質。
我們發現了甚麼?
我們找到 8 篇符合我們納入標準的研究,包括 513 隻患有慢性 PACG 的眼睛。這些研究對參與者進行了 6 到 69 個月的追蹤,並對水晶體摘除術與以下治療比較:
- 雷射治療;
- 水晶體摘除術合併注射黏稠液體以打開虹膜粘連,旨在促進液體流出(viscogonioplasty, VGP);
- 水晶體摘除術合併機械性打開虹膜黏連,稱為隅角粘連分離術(goniosynechialysis, GSL);
- 小樑切除術(製作皮瓣以促進液體引流);以及
- 水晶體摘除術合併小樑切除術。
這些是我們文獻回顧的主要發現,主要關注 1 年後的治療結果(除非另有說明)。
1.水晶體摘除術與雷射治療比較(1 項研究)
與雷射治療相比,有證據顯示水晶體摘除術可能:
- 限制視野喪失(眼睛直視前方時可見的區域);
- 減少降壓藥的所需數量;
- 打開更闊的引流角;以及
- 對生活品質、視力清晰度或眼壓幾乎沒有影響。
有 1 名接受水晶體摘除術者和 3 名接受雷射治療者,在治療 3 年內經歷了不可逆的視力喪失,減少了 10 個或更多個 EDTRS 字母。
2.水晶體摘除術與水晶體摘除術合併 VGP 的比較(1 項研究)
與水晶體摘除術合併 VGP 相比,有證據表明,水晶體摘除術或許會:
- 減少降壓藥的所需數量;
- 打開更闊的引流角;以及
- 對視力清晰度幾乎沒有影響。
兩種治療對眼壓的影響是否有差異,尚無定論。此研究沒有調查對視力喪失和生活品質的影響。
有 2 名接受水晶體摘除術的病人和 4 名接受水晶體摘除術合併 VGP 的病人發生了眼炎。3 名接受水晶體摘除術和 VGP 的病人曾出現眼睛前部出血。
3.水晶體摘除術與水晶體摘除術合併 GSL 的比較(2 項研究)
與水晶體摘除術合併 GSL 相比時,有證據表明,晶狀體摘除術:
- 可能不會減少降壓藥的所需數量;以及
- 或許對眼壓幾乎沒有影響。
這些研究並沒有調查對視野喪失、眼部引流、視力清晰度和生活品質的影響。
3 名接受水晶體摘除術和 GSL 的病人曾出現眼睛前部出血。
4.水晶體摘除術與水晶體摘除術合併小樑切除術的比較(3 項研究)
與水晶體摘除術合併小樑切除術相比時,有 1 項研究證據表明,水晶體摘除術對以下方面或許幾乎沒有影響:
- 眼壓;
- 降壓藥的所需數量;以及
- 視力清晰度。
關於一種治療是否會比另一種治療導致更多的不良反應,尚無定論。這些研究並沒有調查對視力喪失、眼部引流和生活品質的影響。
這意味著甚麼?
證據表明:
- 對於慢性 PACG,水晶體摘除術可能是比雷射治療更好的療法;
- 水晶體摘除術合併 VGP 或 GSL 或許不比單純水晶體摘除術效果好;以及
- 證據尚未能確定水晶體摘除術和小樑切除術結合是否會有不同效果。
本篇文獻回顧更新日期為何?
本篇考科藍文獻回顧的最新證據為 2019 年 12 月 13 日的資料。
翻譯者:陳澤文 CHAN CHAK MAN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