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藥物是治療思覺失調症的主要方法,不僅會在急性發作時使用,也會長期使用。儘管人們希望可以在某個階段停止治療,但是已知當中止治療時精神病症狀會再次發生。疾病復發可能會對身體帶來傷害風險、喪失自主權、對個人以及其家庭帶來嚴重的精神壓力。
本文獻回顧是 2012 年發表的原系統性文獻回顧之更新,該文獻回顧納入了自 1950 年代以來所發表的共 75 項 RCT 隨機對照試驗,包括 9,000 多名的參與者。此研究比較了在維持治療,也就是在預防復發中所有抗精神病藥物與安慰劑(即停止使用藥物)的效果。目的是為了探討此兩種選擇的效益和風險。
本系統性文獻回顧的結果明確表示,抗精神病藥物有效減少了復發及住院治療的需要。事實證明,若中止治療,一年內復發的風險幾乎高出三倍。儘管尚無足夠的證據,但抗精神病藥物對活動參與、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緩解症狀的可能似乎有積極的作用。同樣,仍然是基於較少數量的報告,繼續接受治療的人傾向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也證實高復發風險對生活品質有負面影響。相反,當抗精神病藥物作為一個整體討論時,與許多副作用有關,例如運動障礙、體重增加和鎮靜。然而,本文獻讓人們更深入了解到中止治療比維持治療更具危害性的事實。
令人遺憾的是,本文獻納入的研究通常只持續一年,因此難以闡明藥物的長期效用。然而,事實表明,當研究時間越長,其他因素(如環境因素)越容易積累且會複雜化結果的解釋。最重要的是,本文獻支持抗精神病藥物在不同類型的受試者中的優勢。因此,最好的策略是繼續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若發生任何不良反應,就對其進行討論和調整。
翻譯者:徐嫄蕙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生、實習醫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