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府減少人口鹽分攝取的措施

研究背景
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絕大多數人攝取的鹽分過多。這是一個問題,因為吃太多鹽會導致高血壓,進而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等健康問題。為了減少鹽的攝取量,許多國家的政府制定了國家減鹽措施。

文獻回顧問題
我們的目的是研究國家減鹽措施是否能有效減少這些人口的食鹽攝取量。

研究特徵
我們查閱了研究論文和政府報告,並與各國從事減鹽工作的相關人士直接交流。現有證據截至 2015 年 1 月 5 日,這是我們最後檢索電子數據庫的時間。15 個國家的措施符合納入標準。其中 10 個國家提供了充足的定量分析資料,這些數據是納入 64,798 名參與者的研究中收集的。這些措施的範圍從單一活動(例如日本在撰寫本文時正進行公共資訊宣導)到多項活動(例如英國提供了五項措施,包括包裝營養標示、限制對兒童的行銷以及食品配方改革)。在符合納入標準的 15 個國家中,7 個國家提供了資金來源資訊,其中 6 個國家報告了非產業資助。另外 8 個國家未報告一個或多個數據點的資金來源。

主要結果和證據品質
納入定量分析的 10 個國家中有 5 個國家(中國、芬蘭、法國、愛爾蘭和英國)在介入後顯示鹽攝取量減少。10 個國家中有 2 個國家(加拿大、瑞士)在介入後顯示鹽攝取量增加,然而,這兩個國家唯一可用的資料來自介入開始前的幾年。由於這些措施非常不同,我們無法對這些類型的措施是否有效給出整體結論。

當我們聚焦於包含多種措施且不僅限於公眾教育的 7 個國家的鹽分減少措施時,發現其中超過一半(7 國中的 4 國)在介入前後的鹽攝取量有所下降。

當我們檢視分別分析男性和女性的 9 項措施時,我們發現,在男性中,超過一半(9 人中的 5 人)在介入後表現出鹽攝取量減少。在女性中,調查結果的模式不太清楚,9 項介入中的 3 項顯示鹽攝取量減少、2 項顯示增加、4 項顯示鹽攝取量沒有變化。

低偏差的研究設計(如隨機對照試驗)通常不適用於評估此類複雜倡議,因此,我們將本文獻中納入的所有研究評為方法學品質較低。多項研究的優勢在於使用了大型全國代表性樣本並對飲食中鈉攝取量進行了精確測量。然而,由於研究設計的侷限性,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尚不清楚。

總體而言,我們的結果表明,國家政府措施有可能實現全民鹽攝入量的減少,尤其是在男性群體中,並且當這些措施採取多種策略並包含結構性措施(如食品配方改革,即食品公司減少產品中的鹽含量)時,效果更為顯著。我們發現各項研究的結果差異很大,這對解釋當前證據提出了挑戰,這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點。

翻譯紀錄: 

翻譯者:蔡旻均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