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和控制牙齦疾病和蛀牙的家用清潔牙齒之間的裝置(除牙刷外)

研究問題

在預防和控制牙周病(牙齦疾病)(牙齦炎和牙周炎),蛀牙(齲齒)和牙菌斑方面的效果中,僅使用牙刷或其他工具相比,家用齒間清潔設備加上刷牙效果如何?

研究背景

蛀牙和牙齦疾病影響著大多數人。它們會引起疼痛,進食和說話困難,自尊心低下,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牙齒脫落而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這些疾病的醫療成本非常高。

由於牙菌斑(在牙齒上形成的有機基質中的細菌層)是根本原因,因此定期清除牙菌斑很重要。許多人通常會以刷牙清除牙齦線上的牙菌斑,但牙刷很難進入牙齒之間的區域(齒間),因此通常建議在個人口腔衛生程序中額外進行齒間清潔。清潔牙間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例如牙線,牙間刷,牙齒清潔棒和稱為口腔沖洗器的水壓裝置。

研究特點

與Cochrane Oral Health合作的評論作者檢索截至2019年1月16日的研究。我們確定了35項研究(3929名成人受試者)。受試者知道他們正在進行實驗,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牙齒清潔或飲食行為。有些研究還存在其他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降低研究結果的可靠性,例如受試者退出研究,或未使用指定的設備。

研究把僅使用刷牙與使用工具加刷牙進行了比較,這些設備包括:牙線(15個研究),齒間刷(2個研究),木製清潔棒(2個研究),橡膠/彈性清潔棒(2個研究)和口腔沖洗器(5個研究)。將四種設備與牙線進行比較:齒間刷(9個研究),木製清潔棒(3個研究),橡膠/彈性清潔棒(9個研究),口腔沖洗器(2個研究)。有三項研究比較了橡膠/彈性清潔棒和齒間刷。

這些研究裡沒有評估齲齒,且只有些微評估嚴重牙齦疾病。在短期(一個月至六個星期)和中期(三個月和六個月)測量結果。

主要成果

我們發現,在刷牙之外使用牙線,還可在短期和中期減少牙齦炎。尚不清楚它是否能減少牙菌斑。

除了使用牙刷外,使用齒間刷還可以在短期內減少牙齦炎和牙菌斑。

在中期結果測量中(僅24名受試者),使用木製清潔棒可能比只使用牙刷更能減少牙齦炎(通過出血部位測量)上,但是不能減少牙菌斑。

在短期內減少牙菌斑中(僅30名參與者),使用橡膠或彈性體製成的牙齒清潔棒可能比刷牙更好,但不能減少牙齦炎。

在短期結果測量中 ,刷牙加口腔沖洗(水壓)可能可以減少牙齦炎,但在中期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沒有證據表明對牙菌斑有改善。

在一個月和三個月的結果測量,齒間刷可能比用牙線清潔牙齦炎要好。有關牙菌斑證據不一致。沒有證據表明用來測量牙周袋深度以暸解牙周炎狀態的器械之間的差異。

有證據表明,短期內口服沖洗比用牙線沖洗可減少牙齦炎(而不是牙菌斑)。

現有的證據表明,在控制牙齦炎或牙菌斑方面,齒間清潔棒並不比牙線或齒間刷更好或更差。

衡量“不良事件”的研究沒有發現嚴重影響,也沒有證據表明對照組之間在輕微影響(例如牙齦刺激)方面存在差異。

證據確定性

證據的確鑿性從低到非常低。所觀察到的影響可能在臨床上並不重要。研究主要在短期內評估結果,許多受試者在研究開始時牙齦疾病輕微。

未來研究

未來的研究應使用新的牙周疾病分類來描述受試者的牙齦健康,並且應持續有足夠的時間以測量牙周炎和蛀牙。

翻譯紀錄: 

翻譯者:張簡唯均
服務單位:日本昭和齒科大學
職稱:研修醫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