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刺激對治療壓瘡有效嗎?

本文獻回顧目的為何?

本系統性文獻回顧的目的是探悉電刺激(ES;施加在皮膚上的電流)是否有助於治癒壓瘡。我們收集並分析了所有相關研究(隨機對照試驗)以回答此問題,並且找到20篇相關研究。

關鍵訊息

ES與沒有使用ES相比,ES可能會增加壓瘡癒合的比例以及壓瘡癒合率(中等程度的確定性證據),但是其對完全癒合的時間和壓瘡表面積的影響尚不確定(非常低的確定性證據)。ES最常見的副作用是皮膚發紅和不適,需要更高品質的研究以確定ES是否安全與有效。

本篇文獻回顧研究內容為何?

壓瘡(也稱為壓力性潰瘍、褥瘡或壓力性損傷)是指由於身體的骨突部位如髖骨,足跟,與下背持續受到壓力所導致的皮膚和/或皮下組織的損傷,而因年齡、失能或疾病所導致行動不便的人,有罹患壓瘡的風險。

ES 是通過各種方式在皮膚上施加電流的措施。ES需要在皮膚上放置至少兩個小電極,該小電極連接到控制電流強度的小型電池供電設備。ES可以採直流或脈衝電流形式傳送。除了那些因病症而沒有感覺者,如脊髓損傷,大多數人都會因ES而引起麻或振動感。 我們回顧了有關ES是否影響壓瘡癒合數,壓瘡的大小和嚴重程度,完全癒合的時間以及生活品質的證據,我們還想了解與ES有關的任何副作用。

本篇文獻回顧主要結果為何?

本篇回顧納入1985年至2018年的20篇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涉及913名受試者。受試者的平均年齡為26至83歲; 50%是男性。受試者有壓瘡至少4天,在某些情況下超過12個月。大部分都是嚴重的壓瘡(60%)且發生在臀部或靠近臀部(62%)。研究在四個不同場所中進行,包括復健和老年醫院,醫療中心,住宿照護機構心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ES每周平均使用五小時,研究將ES加上常規護理(如傷口敷料,減壓,定期翻身,營養建議和補充劑)與沒有ES(但採常規護理)進行比較,在20項研究中,有8項是由1家設備製造商所資助,這些贊助者對研究結果有既得利益。

11篇比較ES與無ES的研究指出,ES可能會改善壓瘡癒合的比例(基於501位受試者(512處壓瘡)得出的中等確定性證據)。尚不確定ES在複合測量上是否能降低壓瘡的嚴重程度(基於一項有15名受試者的研究(15處壓瘡)。ES對壓瘡面積的影響是無法推估的,因為不同的研究顯示了非常不同的結果。ES是否降低壓瘡的表面積尚不確定(基於494名受試者(505處壓瘡)的確定性很低)。我們不能確定ES是否對完全癒合的時間有影響(基於55位受試者(55處壓瘡)的確定性很低的證據)。與ES相關的常見併發症是皮膚發紅和不適(基於586名受試者(602例壓瘡)的低確定性證據)。十二篇研究也表明,ES可能會增加壓瘡的癒合速度(基於561名受試者(613處壓瘡)的中等確定性證據),沒有研究報告生活品質或憂鬱的結果。

本篇文獻回顧更新日期為何?

我們搜尋了截至2019年7月已發表的研究

翻譯紀錄: 

翻譯者:許美玉
服務單位:花蓮慈濟醫院
職稱:傷口造口護理師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