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溝通技巧的介入措施

教導醫學生如何與病人交談的最佳方法

教導人際溝通技巧

每天與他人交談與互動時,都會使用人際溝通技巧。這些技巧包括傾聽、表達和提問等溝通能力。醫生與病人之間良好的溝通,對所有醫療諮詢都相當重要。醫生需要與病人建立關係、表現同理心、收集資訊、解釋概念以及制定治療計劃。

醫學生在畢業前,必須證明自己具備人際溝通技巧。教授醫學生溝通技能的方法,包括面對面的教學、線上課程、提供個人化或針對性的反饋計劃,以及與同儕或演員進行角色扮演以做練習。

為何要做這篇考科藍文獻回顧?

世界各地的醫學院和大學,採用不同的方法來教授人際溝通技巧,我們希望了解哪種類型的教育計劃效果最佳。

我們做了甚麼?

我們找尋評估教育方案的研究,以向醫學生教導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

搜尋日期: 我們纳入截至 2020 年 9 月發表的證據。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發現在美國、歐洲、中東和亞太地區進行了 90 項相關研究、其中包括 10,124 名學生。這些研究評估了教導人際與溝通技巧的教育計劃,其中包括個人角色扮演與反饋,以及大型團體示範。這些教育計劃,透過面對面教學、影片或線上方式進行。大多數研究在教育計劃結束後立即進行結果評估,並持續追蹤至 12 個月內。

我們比較了各研究的結果,以了解不同計劃對以下方面的影響:

· 整體溝通技巧;

· 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同理心);

· 建立關係或理解彼此的感受與想法(建立關係);

· 資訊收集,包括個案的滿意度、理解程度或觀點;

· 說明與規劃(傳達資訊)。

本篇文獻回顧的主要結果為何?

將人際互動課程與傳統教育課程或等待參加人際互動課程的學生進行比較後顯示:

· 這些課程可能略微提升學生的整體溝通技巧(來自 18 項研究,1,356 名學生)和同理心(6 項研究,831 名學生);

· 可能有效提升學生收集個案觀點的能力(5 項研究,405 名學生);

· 可能對建立融洽關係的能力影響甚微或幾乎沒有影響(9 項研究,834 名學生)。

我們不確定這些人際互動課程對傳遞資訊能力的影響(5 項研究,659 名學生)。

相較於面對面教學,我們不確定線上或自學課程對學生整體溝通技巧(4 項研究,1,578 名學生)或資訊收集能力(1 項研究,164 名學生)的影響。

線上或自學課程與面對面教學相比:

· 對學生的同理心技巧可能影響不大、或幾乎沒有影響(3 項研究,421 名學生);

· 對建立融洽關係的能力也大概影響不大、或幾乎沒有影響(3 項研究,176 名學生);

· 可能略微降低資訊傳遞能力(1 項研究,122 名學生)。

提供個人化或針對性的反饋,與提供一般反饋或不提供反饋的課程相比:

· 可能略微提升整體溝通技巧(6 項研究,502 名學生);

· 可能略微提升同理心技巧(1 項研究,66 名學生)及資訊收集能力(1 項研究,48 名學生)。

我們不確定個人化或量身定制反饋的課程對融洽關係建立能力的影響(1 項研究,190 名學生)。沒有研究報告顯示這些課程對資訊傳遞能力的影響結果。

同儕角色扮演相比,不確定透過模擬個案角色扮演的課程能否改善學生的整體溝通技巧(4 項研究,637 名學生)。透過模擬個案角色扮演的課程可能略微提升同理心技巧(2 項研究,213 名學生)。沒有研究報告顯示此類課程對建立融洽關係、資訊收集或傳遞的影響。

也沒有任何研究報告指出所評估的教育計劃會產生不良影響。

我們對結果的信心如何?

我們有中度信心,認為人際互動教育計劃以及提供個人化、具體反饋的課程,可能提升整體溝通技巧。

對於其他類型課程的結果,我們的信心則較低。部分研究在設計上存在限制,例如學生分配到不同組別的方式不夠嚴謹。另一些研究的結果差異較大,且部分研究的追蹤時間較短。這表示未來的研究可能會改變我們的結果。

關鍵訊息

醫學生的人際互動教育計劃對大多數人際技巧產生了正面影響,儘管影響不大,然而我們對部分結果的信心水平較低。

包含個人化反饋的課程,相較於提供一般或無反饋的課程,更能提升醫學生的整體溝通技巧。

線上或自學課程,在提升同理心和建立融洽關係的能力上,可能與面對面教學差異不大或幾乎沒有差異。

翻譯紀錄: 

翻譯者:邱琬育 (Wan-Yu,Chiu,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管理研究所,博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