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篩檢策略

文獻回顧探討的問題

不同的高血壓篩檢方法,例如普篩(mass screening)、特定族群篩檢(targeted screening)、隨機篩檢(opportunisitc screening),會不會減少相關疾病和死亡的發生?

研究背景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的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血壓本身是由兩個測量值所組成: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和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這是血壓可能出現的最大和最小值。以成年人來說,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通常是持續測量到收縮壓大於 130 至 140 mmHg,或是舒張壓大於 80 至 90 mmHg。

雖然在動脈中所測量到的血壓是高的,但是在大部分的狀況來說,高血壓是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症狀。然而,長期而言,高血壓會使病人罹患心衰竭、中風、失明和慢性腎臟病等疾病的風險上升。飲食不健康、大量酒精、煙草的攝入,以及缺乏運動的人更容易罹患高血壓。

早期發現、適當治療和良好的控制高血壓可以降低相關併發症出現的風險。雖然早期篩檢高血壓的方式,可能會增加醫療相關費用的支出,但卻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解決一些高血壓可能造成的負擔,其中包括改善行為和其他社會風險因子(例如:收入、職業和教育程度)。目前為止,我們還不清楚早期診斷出輕度高血壓,究竟能否在長期減少醫療支出以及併發症的住院天數。

回顧方法

我們搜尋截至 2020 年 4 月 9 日相關的文獻。其中,我們搜尋了任何語言撰寫的研究,以及無論是否發表的文獻。我們計劃納入的文章主要是比較有高血壓篩檢與沒有篩檢的文獻,例如普篩與不篩檢,特定族群篩檢與不篩檢,隨機篩檢與不篩檢的研究。我們希望的研究對象是健康的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而他們的臨床表現,健康系統評估和不良事件都是有被記載的。

主要结果

我們沒有找到符合上述標準的研究。

證據的品質

目前並沒有特別針對高血壓篩檢策略(普篩、特定族群篩檢或隨機篩檢)和相關疾病和死亡的高準確性證據。

翻譯紀錄: 

翻譯者:王亭婷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