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中的應用

本篇文獻回顧之目的為何?

本篇考科藍文獻回顧的目的在於確保抗生素對潰瘍性結腸炎 (UC) 患者使用的安全性及是否有效減緩其症狀。

重點提要

研究發現,當將抗生素加到標準治療中時,與安慰劑相似的是,它們在潰瘍性結腸炎 (UC) 患者中未能達到症狀減緩或改善疾病的效果(其研究顯示服用抗生素長達 3 個月)。

我們也發現與安慰劑相比,在服用抗生素 12 個月後再測量時,抗生素可能有助於減緩或改善潰瘍性結腸炎 (UC) 症狀。

在安全性方面的證據確定性較低,但抗生素可能與安慰劑有一樣的安全性。

研究人員表示對長達 3 個月的研究結果有信心,但由於研究參與者人數較少,他們對 12 個月的證據信心不足。

什麼是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 (UC) 是種慢性 (長期) 腸道發炎疾病,大部分影響的部位位於大腸。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的臨床症狀為血便性腹瀉、腹痛、與無法控制的突發性便意。有些患者可能會伴隨其他症狀,例如關節酸痛、口腔潰瘍、與眼周發炎。若患者有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症狀,則稱為疾病的「活動期」 。當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隨著治療而改善,表示疾病對治療起反應。當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停止時,則被認為疾病處於「減緩期」。當病人的潰瘍性結腸炎症狀為減緩期時,經常會被給予藥物治療來試著延長、或維持疾病處於減緩狀態。

本文獻回顧研究了什麼?

本文獻回顧發現了抗生素在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中的用途。有 11 項研究將抗生素視為減緩症狀的療法;而有 1 項研究將抗生素視為維持減緩期的療法。

理論上來說,抗生素可能會有所幫助,因為此藥物能夠對抗腸道中的有害細菌,這些細菌被認為是導致發生潰瘍性結腸炎 (UC) 症狀的部分原因。

目前,大多數醫生不建議使用抗生素,除非患者有感染症狀出現。

本文獻回顧的主要結論為何?

我們搜尋了將抗生素與另一種治療或假治療進行比較的隨機對照試驗(RCT 為臨床試驗當中將受試者隨機分配到兩種或多種不同的治療群組),共找到 12 項隨機對照試驗 (RCT),包括 847 名受試者。這些試驗研究了各年齡層的患者在使用不同類型和劑量的抗生素,以及以片劑、注射劑或任何其他服用抗生素的方式。本文獻回顧的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1.研究發現,當將抗生素加到標準治療中時,與安慰劑相似的是,它們在潰瘍性結腸炎 (UC) 患者中未能達到症狀減緩或改善疾病的效果(其研究顯示服用抗生素長達 3 個月)。

2.與安慰劑相比,在服用抗生素 12 個月後再測量時,抗生素可能有助於減輕或改善潰瘍性結腸炎 (UC) 症狀。

3.在安全性方面的證據其確定性較低,但抗生素可能與安慰劑有一樣的安全性。

4.我們不確定抗生素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如何,因為沒有足夠好的證據來做出判斷。

結論

當把抗生素和安慰劑加到標準療法並評估其在短期內症狀獲得減緩或改善時,兩者之間並沒有差異。然而,兩者可能有助於減少那些未達到減緩症狀的患者人數,並且可能幫助那些在 12 個月後症狀仍未得到改善的患者人數減少許多。

由於缺乏證據,無法就其他治療或安全性得出結論。儘管抗生素可能與安慰劑一樣安全。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審閱抗生素在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UC) 中的作用。然而,鑑於本次審閱的回顧結果顯示,此類研究應著重於長期結果。

本篇文獻回顧的更新日期為何?

本篇文獻回顧更新至 2021 年 12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陳曉湄 (自由譯者)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 : 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