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問題
針灸是否可以安全地減輕慢性非特異性病人的疼痛,並改善其背部相關功能及提升生活品質?
研究背景
許多人都患有慢性下背痛(LBP)。其中有些人會選擇針灸,以減緩疼痛和其他症狀。
研究日期
證據更新至 2019 年 8 月 29 日。
研究特徵
我們回顧了涉及 8,270 名受試者的 33 項試驗(37 篇文章)。這些試驗在歐洲、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進行。研究比較了針灸與偽針灸(安慰劑)、未治療及常規護理間的差異。
研究結果
與偽針灸相比,針灸似乎不能在治療後立即明顯地減輕疼痛。針灸治療後,似乎並未立即改善背部特異性功能,或者短時間內也無法提高生活品質。
與未治療相比,針灸治療後能立即緩解疼痛和改善功能。
與接受常規護理相比,針灸治療無法立即顯著地於臨床上減輕疼痛,但在治療後似乎立即更有效地改善了功能。針灸並不能改善短期內的生活品質。
針灸和偽針灸之間,以及針灸和常規護理之間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可能是相近的。與針灸相關的不良反應是輕微或中度。
研究證據的可信度
證據的可信度範圍為非常低到中等。許多試驗中,由於對針灸師或受試者的盲法存在問題,存在偏差的風險很高。這可能會影響臨床受試者報告試驗結果和研究者計算結果。有些結果是基於少量樣本,導致結果不一致和不精確。
翻譯者:張之涵 (中醫師)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