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校為基礎的管理 COVID-19 疫情措施之非預期結果是什麼?

為什麼這個問題重要?

在 COVID-19 疫情期間,在學校不同的措施被導入以協助阻止病毒的擴散。這些措施包含了改變學校的規定或以下列目標之行動。

  • 為了減少人們聚集時病毒的傳播。

  • 為了降低人群間面對面的接觸。

  • 為了檢測是否感染 COVID-19。

  • 為了隔離感染 COVID-19 避免擴散。

這類學校措施可能會產生計劃內(預期)的效果和計劃外(非預期)的效果,我們需要對其進行監測。例如,一項改善手部衛生的規定應該會導致更多的洗手行為(預期效果),但也可能引發皮膚問題(非預期效果)。這些非預期效果可以是負面或正面的,以及會影響學生、老師,以及其他的校園人員、父母,和更廣泛的社群。

學校為協助遏制 COVID-19 疫情所採取的措施有哪些?

本研究辨識四種學校措施之類型。

  • 這些措施使得接觸更安全。這些措施降低面對面接觸之風險。例如戴口罩、通風,以及手部清潔。

  • 這些措施降低接觸的機會。這些措施降低學生與其他人面對面的接觸。其中之一的例子就是降低在教室內的學生人數。

  • 監測以及反應措施。這些措施藉由檢測是否感染 COVID-19,以及採取行動以避免傳播,如隔離檢驗陽性的人。

  • 多重措施組合。這些措施合併上述三種類型的措施。

本研究想要發現什麼?

本研究主旨找出以及描述學校所採取管控 COVID-19 傳播所產生之非預期效果的證據。

本研究做了什麼?

本計畫搜尋相關研究學校措施之副作用。本研究以下列類別分類副作用。

  • 身心健康與福祉

  • 健康與社會照護服務

  • 人權

  • 措施的接受程度

  • 健康結果的不公平差異

  • 公民生活、社交互動,以及教育

  • 財務與資源

  • 環境

本計畫摘要有關學校措施以及其副作用之可獲得資訊。

本計劃發現了什麼?

本計畫納入來自 25 個國家的 60 項研究。關於研究設計,31 項使用了數字和統計數據、17 項使用了文字和描述、12 項同時使用了數字和描述。大多數研究探討人員的測量(11 項研究)或學生(26 項研究),或同時針對人員與學生或整個學校(20 項研究)。只有 3 項研究探討對家長或照顧者的措施。

這些研究探討在學校內所進行的措施。

  • 個人防護(26 項研究);例如,戴口罩

  • 改變物理環境(20 項研究);例如,改善通風

  • 規定社交互動(25 項研究);例如,混合線上以及實體教學

  • 改變服務(1 項研究);例如,取消課外活動

  • 移動規定(3 項研究);例如,休息時間待在教室內

  • 監測措施(9 項研究);例如,檢驗學生與老師

  • 反應措施(7 項研究);例如,隔離感染 COVID-19 者

9 項研究探討超過 1 項措施的綜合效果(例如,穿戴口罩以及改善通風的綜合效果)。

大多數研究聚焦於以下之非預期效果。

  • 學校措施對健康與福祉的影響(29 項研究)

  • 是否學校措施被接受或容易實施(31 項研究)

  • 學校措施如何影響社交互動、學校組織,以及教育(23 項研究)

其他非預期效果包含下列。

  • 改變不公平差異的健康結果(2 項研究)

  • 對財務與資源的影響(7 項研究)

  • 對環境的影響(1 項研究)

本文獻納入了哪些?

本文獻中的大多數研究著眼於學校措施對健康與福祉、社會互動、學校組織與教育的影響,以及這些措施是否可以被接受且易於實施。

最常見之學校措施為戴口罩、清潔以及消毒空間和表面、混和線上與實體學習,和確認社交距離。許多研究也探討數個措施的合併使用。本文獻辨識研究缺口,需要更多的研究。

本文獻需要更多的研究更廣泛地檢視各種不同的非預期效果。本文獻也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檢視其他學校措施所產生的非預期效果,諸如檢驗以及反應措施。

未來的研究也應該檢視更長久的效果。我們需要更多有關這些措施在不同類型學校和不同國家中運作的資訊。這也可能協助決定何時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學校措施。

這些證據的最新程度如何?

證據更新截至 2023 年 1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劉威志 Michael Wei-Chih LIU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高雄醫學大學臨床藥學研究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衛生學程,聯絡E-mail :wcliu.ym@gmail.com)【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 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