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在1960年代早期,排卵藥便已被用於治療生育能力低下。這些藥物的安全性及其潛在的致癌風險皆具有不確定性。此外,不孕症本身已被證實會增加卵巢癌的罹癌風險。
此文獻回顧的宗旨
我們旨在藉由此份最新的系統性文獻回顧來概述目前所發表的研究,而目前所發表的研究是在比較服用排卵藥之生育能力低下的女性和一般大眾以及未服用排卵藥之生育能力低下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風險。
主要的研究成果為何?
總體而言,根據總計包含4,684,724位女性研究對象的37項研究,我們並未找到足夠有利的證據能用來證明服用排卵藥的女性有潛在較高得到卵巢癌的風險。
根據12項美國病例對照研究所累積的分析,服用排卵藥的女性潛在較高的卵巢癌風險,並且與經產婦女(生過1個小孩以上的女性)相比,未經產婦女(從未生產過的女性)存在較高的卵巢癌風險。在上述37項的研究中,有其中一項研究顯示,服用孕酮超過4個週期的女性,其漿液性境界惡性卵巢瘤會增生2倍;不過此組研究的案例數量非常少。一項世代研究也指出,相較於未接受治療的不孕症婦女,服用clomiphene citrate的不孕症婦女得到境界惡性卵巢瘤的風險較高。
證據品質
這些指出卵巢癌高罹癌風險的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品質低下,且為短期的追蹤研究,也未對重要干擾因子加以調整,因此其研究結果的可信度過低。不過,與早先的研究相比,近來的研究越來越常記錄使用排卵藥的劑量及週期,也包含較多的當前給藥方案;這讓最終的研究結果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結論
我們已發現不孕症是導致卵巢癌的重要危險因子。不過,在探討排卵藥和卵巢癌的關聯性時,必須考慮到其他因素,像是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MI)、生產次數、遺傳因子(亦即卵巢癌家族史)以及不孕症的病因,並且要配合長期的追蹤。
翻譯者:謝宜蓁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
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