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訊息
-- 目前的證據有限,顯示在家中進行的教育相比於外部提供的教育,對於改善生活品質的效果較為有限,並且與較低強度的教育相比,對於減少住院的效果也較不明顯。
-- 目前的證據不足以顯示,在家中提供的氣喘教育是否比外部教育對於以下情況更好或更差:需要前往急診的氣喘惡化、使用口服類固醇治療(用於治療氣喘、可減少氣道發炎)、氣喘症狀的變化,或肺功能的改善程度。
-- 需要進行精心設計的試驗,以確定與改善氣喘知識和結果相關的具體氣喘教育內容。
什麼是氣喘?
氣喘是一種慢性(長期)肺部疾病。氣喘病人的肺部呼吸道會出現發炎(腫脹)。症狀是喘鳴音、呼吸困難、胸悶和咳嗽。
什麼是氣喘教育?
氣喘教育旨在教導兒童和照顧者如何通過病人與醫療專業人員之間的合作來管理他們的氣喘。氣喘教育的內容包括有關氣喘的資訊;氣喘管理培訓,包括如何有效使用吸入器、管理策略,並鼓勵正確使用藥物。氣喘監測,例如使用峰值流量計(一種測量完全呼氣速度的手持設備)和定期的醫療保健專業檢查也是氣喘教育的組成部分。
為什麼我們認為家庭可能是對兒童進行氣喘教育的好地方?
家庭環境使教育者能夠接觸到可能面臨就醫障礙(如交通不便)的群體(例如來自貧困背景的人),並且能在熟悉的環境中進行教育,進而避免需要到醫療機構就診。
這次更新的回顧非常及時,因為在 COVID-19 大流行後,醫療政策制定者正在更廣泛地思考如何以及在哪裡提供醫療服務。
我們想要了解什麼?
雖然指引建議氣喘兒童應接受氣喘教育,但尚不清楚家庭教育是否優於常規照護(無教育或在其他地方接受教育)。我們想考慮教育的強度(例如進行了多少教育課程)是否會對氣喘兒童產生任何影響。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檢索了對兒童或其照顧者進行氣喘家庭教育的研究。這項教育必須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對照組為沒有教育或在醫療機構提供的教育),或與在家中提供的較低強度教育進行比較。
我們對研究結果進行了比較和總結,並根據研究方法和規模等因素對證據的可信度進行了評分。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找到了 26 項研究,共涉及 5,122 兒童。大多數研究都是在北美進行的。大多數家庭來自較貧困地區。兒童的年齡、氣喘的嚴重程度和教育介入類型有所不同。
研究結果
我們發現家庭教育對於導致急診就診的氣喘加重可能幾乎沒有或完全沒有差異,但這些證據非常不確定。我們發現,口服皮質類固醇(一種用於治療氣喘的藥物,可減輕呼吸道的發炎(腫脹))的療程數量可能差異不大或沒有差別。
我們發現,相較於對照組,家庭教育可能會改善生活品質;相較於低強度的教育,家庭教育可能會減少氣喘加重導致的住院,但這些證據仍然不確定。
與對照組或強度較低的教育相比,無氣喘症狀天數和缺課或缺勤天數也表現出很大的不確定性,並且這些結果可能差異很小或沒有差別。
證據的侷限性是什麽?
兒童和家屬可能知道他們接受了哪種治療。
兒童氣喘的嚴重程度、所受的教育類型和其他因素之間存在很大差異。納入研究的對照組(即與教育組進行比較的組別)之間也存在許多差異。由於研究差異很大,因此很難知道治療是否對氣喘兒童有任何影響。
治療的目的也可能不同。對於一些家庭對氣喘知識了解較少的兒童來說,目標可能是提高他們對氣喘症狀的認識。這可能會讓他們更常前往急診就醫。然而,對於一些氣喘控制不佳、可能經常去急診的兒童來說,目標可能是減少急診就醫次數。這可能是透過教導他們如何正確使用藥物來改善氣喘控制。這使得思考這些證據變得更加複雜。
這些證據的最新程度如何?
這是 2011 年首次發表的 Cochrane 文獻回顧的第一次更新。該資訊截至 2022 年 10 月。
翻譯者:黃俐禎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護理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