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大麻的使用在全球相對普遍且廣泛。在世界大多數地區,使用大麻者對治療的需求正在增加。一些國家將大麻使用除罪化或合法化的行動可能導致這波浪潮持續進行。目前還沒有專門藥物用於治療大麻成癮。這篇文獻回顧主要是評估治療大麻成癮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檢索日期
我們於 2018 年 3 月檢索科學文獻。
研究特徵
我們共識別出 21 項隨機對照試驗(即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兩個或多個治療組的臨床研究),其中 909 名參與者接受了有效藥物治療,846 名參與者接受了安慰劑(虛擬治療)。藥物依賴使用的主要特徵包括強迫性使用、對使用的失控以及停藥時出現的戒斷症狀。 本文獻納入了研究對象被描述為依賴大麻,或根據每週使用數天或每天使用的情況推測可能存在依賴的研究。
各項研究中參與者的平均年齡介於 22 至 41 歲之間,不包括針對年輕人的 3 項研究。大部分 (75%) 受試者為男性; 大多數研究(16 項)在美國進行,另有 3 項在澳洲,1 項在加拿大,1 項在以色列。這些研究測試了多種藥物,以減輕大麻戒斷症狀並促進戒除或減少大麻使用。
4 項研究的試驗藥物來自製藥公司,但沒有研究獲得製藥公司的資助;有 1 項研究未報告資金來源或藥物來源。
主要研究结果
在治療結束時戒斷的結果方面,Δ 9 -四氫大麻酚(THC,為大麻中的主要成分)製劑可能無效;名為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的抗憂鬱藥、混合作用抗憂鬱藥、布斯比龍(buspirone)以及 N-乙醯半胱胺酸(N-acetylcysteine)可能也無效;至於抗癲癇藥和情緒穩定劑的效果,我們尚不確定。
在完成預定治療期的結果方面,THC 製劑、混合作用抗憂鬱藥、抗癲癇藥和情緒穩定劑可能無效,我們對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的抗憂鬱藥的效果尚不確定,而 N-乙醯半胱胺酸(N-acetylcysteine)可能無法支持治療的完成。使用抗癲癇藥和情緒穩定劑可能增加了人們提前退出治療的可能性。
THC 製劑和 N-乙酰半胱氨酸可能不比安慰劑更容易引起副作用,混合作用抗憂鬱藥和布斯比龍可能也不比安慰劑更容易引起副作用,而我們對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的抗憂鬱藥的副作用效果尚不確定。
根據目前的研究,所有藥物仍應視為實驗性藥物。
證據品質
本文獻中許多結果的證據品質較低或非常低,原因是每種藥物僅由少數幾項研究(從 1 項到 4 項不等)進行調查,且每項研究的參與者數量較少,研究結果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此外,由於參與者中途退出治療,存在偏差的風險。
翻譯者:潘雁婷【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