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愛滋病毒感染者就業結果的介入措施

研究背景

對於愛滋病毒感染者(HIV+)而言,失業會使他們更難應對這種疾病。本文獻旨在評估如何預防愛滋病感染者失去工作或幫助他們重返職場。可以透過三種方法來實現這些目標。第一個是使用藥物,即抗病毒治療,以防止疾病及其症狀惡化。二是工作任務或工作環境改變。第三是提供心理支持,幫助愛滋病毒感染者更好地應對自己的病情,特別是在工作中。我們納入了評估其中一種或多種方法效果的研究。介入的效果可以透過愛滋病毒感染者是否就業以及愛滋病毒感染者在介入後能夠工作的天數或小時數來衡量。

我們的研究發現

我們發現了來自南非、印度、烏干達和肯亞的五項前後對照 (CBA) 研究以及來自美國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該研究納入超過 48,000 名參與者。五項研究檢驗了抗愛滋病毒療法、一項研究檢驗了職業介入作為改善愛滋病毒感染者重返工作崗位的一種方式。

主要研究發現

五項 CBA 研究發現,抗病毒治療介入可能會增加 HIV 陽性族群的就業結果。一項研究評估了改變工作任務或工作環境的影響,但沒有報告足夠的資料來說明它是否有幫助。我們沒有發現有關心理支持的研究可以幫助愛滋病毒感染者更好地應對。

證據品質

總體而言,我們發現證據品質非常低,因為納入的研究皆存在高度偏差風險。

結論

我們發現非常低品質的證據顯示,抗病毒治療措施可能有助於改善愛滋病感染者的就業結果。我們需要高品質的隨機試驗來找出藥物、職業和心理介入是否可以改善愛滋病毒感染者的就業結果。

翻譯紀錄: 

翻譯者:張詩凱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