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中風後患者手臂和手部功能的介入措施

研究問題

哪些介入有助於促進中風後手臂和手的康復?

背景

中風後手臂功能的問題(上肢損傷)十分常見。這些上肢損傷通常包括手臂、手和手指的移動與協調困難,也因此時常導致日常活動,例如吃飯、穿衣服和洗澡的困難。超過一半中風後上肢損傷的人在中風後數月至數年仍會出現問題。改善手臂功能是復健的核心要素。目前已發展出許多種可能的介入方式,這些可能涉及不同的練習或訓練、專業設備或技術,或可以利用藥物(藥丸或注射)來幫助手臂動作。

中風後的上肢復健通常涉及多種不同的介入方式,且普遍需要患者、照護人員和復健團隊的合作。

為了幫助人們輕鬆地獲得有關有效介入的資訊,並幫助他們比較不同介入的效果,我們進行了 Cochrane 概觀 。我們的目的是匯集所有為改善中風後上肢(手臂)功能而進行介入的系統性文獻回顧。

硏究特徵

我們檢索了 Cochrane 和非 Cochrane 文獻回顧中關於改善中風後手臂功能之介入效果的評論。我們納入了 40 篇系統性文獻回顧(19 篇 Cochrane 和 21 篇非 Cochrane 的回顧)。本實證更新至 2013 年 6 月。

回顧內容涵蓋了 18 種不同類型的介入,以及介入措施的劑量和實行的環境。這些回顧因所涵蓋的人群(初始上肢損傷和中風嚴重程度)以及納入的對照組(接受對照介入、不治療和常規治療)而有所不同。

我們提取了回顧中探索過的 127 項比較之詳細資訊。這些顯示了不同介入對上肢功能、上肢損傷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程度。

主要研究结果

目前仍沒有任何關於常規介入之高品質的證據。證據不足以顯示哪些介入措施能最有效的改善上肢功能。

中等品質的證據顯示以下介入可能有效:限制-誘發動作治療(CIMT)、心理練習、鏡像療法、感覺障礙介入、虛擬實境和相對較高劑量的重複性任務練習。中等品質的證據還表明,單側手臂訓練(針對受影響的手臂進行運動)可能比雙側手臂訓練(同時用雙臂進行相同的運動)更有效。

一些證據表明,較大劑量的介入比較小劑量更好。確定手臂康復的最佳劑量之研究至關重要。

匯集所有可用的系統性文獻回顧證據有助於我們為未來的研究提出具體建議。這些建議包括(但不限於)CIMT、心理練習、鏡像療法和虛擬實境的大型隨機對照試驗。我們建議針對一些具體的介入措施進行高品質的即時回顧和進一步的初步研究。

證據品質

我們認為一項介入措施的證據品質較高::一種稱為經顱直流電刺激術(tDCS)的腦部刺激,其目前並未作為常規使用。這項高品質的證據表明,經顱直流電刺激術(tDCS)並不能提高人們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

我們認為其中 48 項比較(包含 7 項單獨介入)的證據品質為中等,另外 76 項比較的證據品質為低或極低。將證據品質降為中等、低或極低的原因包括研究和參與者數量較少、方法論的品質差,或文獻中包含的研究報告之研究結果間存在顯著的異質性(差異),以及審查品質或方法報告較差。

我們的結論是,迫切需要與改善上肢功能之介入措施有效性相關的高品質證據,特別是目前在中等品質證據中顯示具有助益的介入措施。

翻譯紀錄: 

翻譯者:曾雅聘 (弘興藥局,藥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