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照顧的自然環境設計以提升年長者的生活品質

本文獻的目的是什麼?

全世界的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失智症患者也愈來愈多。因此有人提出,改善居住區域設計可以提高受照護年長者的生活品質、情緒和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這篇考科藍文獻的目的是檢視年長者住宿環境設計改變所帶來的效果,進而確立其對居民生活品質的影響。文獻作者們收集並分析了所有相關研究以回答這些問題,共發現 20 項研究。

關鍵訊息

我們不確定年長者住宿環境設計改變對住民生活品質有甚麼影響,因為需要更多高品質的研究才能定奪。

本篇文獻回顧的研究內容為何?

此文獻研究提到的年長者住宿照顧的自然環境設計變化,指的是居民生活環境上的任何變化,目的在於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這些可能是大規模或小規模的變化。大規模的改變可以是住宿照顧的設計改變,例如從目前所使用的區域式設計改變為住戶人數較少的家庭式設計。小規模的變化可能涉及翻新居住區或改變居住區的單個部分,例如照明。我們納入了比較年長者居家照護環境不同大小規模設計變化的研究,或將設計變化與目前使用的居住區設計進行比較,並檢視設計變化對居民的生活品質、行為和日常生活活動的影響之相關研究。生活品質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大多數定義包括了一個人對其生活上多方面的期望,例如生理、心理和情緒健康、社交活動和生活狀況。

此研究的主要結果為何?

文獻作者們發現了在 9 個不同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英國和美國)進行的 20 項相關研究。主要被調查的設計變化是創造一個 “像家一樣的” 護理照護模式其效果,該模式通常涉及為居民創建較小規模的生活單位以及護理實踐上的改變,例如工作人員配備或居民在日常生活上的抉擇。

6 項研究對建築物大小的變化進行了調查,以限制每個居住單元的居民人數在 6 到 15 名之間,此外還改變了護理實踐,例如人員配備的變化或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做選擇變化。1 項研究調查了生活質量,但提供的資訊不足以得出結論。3 項研究調查了行為;其中 1 項研究發現行為差異很小或沒有差異,而另外 2 項研究提供的資訊不足以得出結論。2 項研究調查了憂鬱症,並報告了憂鬱症狀幾乎沒有差異或其效果為不確定。4 項研究調查了日常生活活動;其中 1 項研究報告了日常生活活動的改善、1 項研究報告了日常生活活動的差異很小或沒有差異,而另外 2 項研究提供的資訊不足,無法得出結論。1 項研究呈報了嚴重不良反應的減少(使用了身體約束)。 我們不確定家庭式照顧模式對生活品質、行為、憂鬱症、日常生活活動或嚴重不良反應上造成的影響,因為研究設計上的問題導致此研究的確定性(可信度)非常低。

其他 14 項研究調查了規模較小設計干預措施,例如在不改變建築物的情況下進行翻新、為失智症患者提供特殊護理、不同的走廊設計、明亮的照明及重新設計餐廳和室內花園。

本篇文獻回顧的更新日期為何?

文獻作者們搜尋了截至 2021 年 2 月的研究。

翻譯紀錄: 

翻譯者:彭嘉恩 Karina Pang (自由譯者)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