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問題
我們審閱了非藥物性療法預防成年住院患者產生譫妄 (delirium) 的證據,其中在加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s,照護危重症病患之專門病房)治療的患者則不在此列。
研究背景
譫妄症是值得重視的病症,好發於成年患者,尤其是高齡住院患者。這病症又稱作 “急性意識錯亂狀態”。典型譫妄症患者會突然出現意識混亂,時好時壞,通常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缺損及思維能力障礙;對周圍環境的意識降低;嗜睡或躁動及不安;產生幻覺,通常是視覺層面(看到非真實存在的事物)。瞻妄症對患者及其家人造成痛苦,同時也增加併發症風險,例如住院期間死亡、住院時間延長以及出院後需要更多照護。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譫妄症會增加記憶力及思維能力永久損傷的風險,提高失智症病程發展或惡化的風險。
非藥物性療法是指不使用藥物而著重於其他照護層面的方法。這些療法在降低譫妄風險方面已獲得認可,特別是多面向介入療法,針對常見的幾種譫妄症危險因子做處理。目前尚不清楚在複雜的多面向介入療法中是哪些面向的介入措施最能預防譫妄,而這正是我們想要了解的。
硏究特性
我們搜尋了截至 2020 年 9 月 16 日的研究報告,這些研究將住院患者隨機分配到目的為預防譫妄的非藥物介入組或常規住院治療組。 總共納入包含 5,718 名受試者的 22 篇研究。其中 14 篇研究採用非藥物多面向介入療法;2 篇著眼於骨科手術後不同的輸血閥值;其餘 6 篇則各自探究了不同的療法。
主要發現
與常規住院治療組相比,非藥物多面向介入組可能會減少 43% 的譫妄發生率。這意味著住院中(ICU 除外)五分之二的成人譫妄病例可以藉由多面向的、非藥物的介入療法來預防。此外,此療法可能可以縮短住院時間。若譫妄症確實發作,可能縮短大約一天的譫妄發作時間。然而,非藥物多面向介入療法對於降低住院死亡風險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納入的研究中,沒有調查此療法用在預防失智症病程發展或惡化的效果。至於此療法是否有任何有害影響,缺乏相關資訊。
經新的統計方法分析後發現,在每次的非藥物介入治療中,最能預防譫妄的是下列面向的介入措施:(a) 協助建立空間定向感,(b) 刺激記憶力及思維能力,以及 (c) 協助提升睡眠品質(藉由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主要由於缺乏足夠證據,無法確定此療法中其他面向介入措施的效果。需要更多研究來比較此療法中幾個特定面向的介入措施,以確定最具效果及經濟效益的譫妄症預防方式。
其他單一面向的非藥物介入療法之證據非常有限。
研究證據的品質
研究中存在一些侷限性,可能影響結果。在許多納入的研究中,有時受試者和研究員知道誰在接受非藥物多面向介入療法,誰未接受干預。
幾乎沒有失智症受試者的相關資訊,他們是瞻妄症的高危險群。
外部經費贊助
此文獻回顧研究資金由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Incentive Award 130725)及蘇格蘭醫學研究協會(Vacation Scholarship)贊助。
翻譯者:李慧婷 (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